下一篇4  
2007年12月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供求关系主导棉市
——12月份棉花市场走向分析
本报记者 吉宝飞

  走过11月份,棉花市场上纺织企业与棉花企业的PK大战也宣告结束,看涨的欲望最终还是沉沦在买单者——纺织企业的无力支撑里。籽棉收购基本结束、年度棉花产量也将浮出水面,影响棉花市场走向的主要因素也发生了改变。资金谢幕,供求关系登台,成为影响今后棉花市场走向、棉花价格涨跌的主要因素。同时,在阶段性行情中,业内人士的心理因素和阶段性供求关系是影响12月份棉花价格涨跌的直接因素。

  心理因素

  买涨不买跌和卖落不卖涨的心理因素,加速了市场朝某一个方向的发展。心理因素的这种加速作用在棉花市场上随处可见,几乎每一轮上涨和下跌行情都彰显着它的功劳。12月份棉花市场行情主要受制于棉花企业因皮棉成本较高而产生的价格走高预期心理和纺织企业因下游市场低迷、资金紧张而产生的看低心理。

  棉花企业:高成本导致看涨预期强烈。2007/2008年度,因为棉农预期高、国际棉花价格走高、物价指数走高和其他农产品价格走高等因素影响,导致籽棉收购价格较高,平均在3.0元/斤,较去年2.7元/斤高0.3元/斤。若按籽棉3.0元/斤、衣分37%、棉籽1.0元/斤、加工费用500元/吨计算,皮棉加工成本在13400元/吨左右。而本年度收购期间,皮棉销售价格呈下行趋势,由最初的14000元/吨以上逐步滑落至13600元/吨。如果加上运输费用,棉花企业的利润空间一目了然,非常有限。

  在收购初期虽然大部分棉花企业都本着快进快出的理念,随加工随销售,利润相对比较可观。同时,因为一些棉花企业特别是一些具有资金优势的大企业看好长期的供需缺口而囤积棉花,棉花成本逐渐增长。另据记者调查,新疆棉花企业收购价格普遍较高。这主要是因为新疆今年棉花产量减产,为了争取仅有的资源,棉花企业都不惜高价收购籽棉。11月初,一位新疆企业老总告诉记者,皮棉销售价格已经与成本价格倒挂,只能等着后市棉花价格上涨。

  高的籽棉收购价格和高的加工成本将棉花销售价格推上了较高平台,棉花企业对棉价的期望也被置于高位。这种看涨的心理预期在当前非常强烈,即使当前棉花市场成交量非常有限,据一些棉花企业反映,他们不敢降价。毕竟2007/2008棉花年度才刚开始,还有很多时间可等待价格上涨。

  纺织企业:心有余而力不足。棉花价格越低越好虽然被众多纺织企业期望,但价格稳定是纺织企业最看中的。对于当前13600元/吨的棉花价格,纺织企业还比较乐意接受,如果价格再继续走高,纺织企业普遍都表示了自己的烦恼。8月份棉花价格的一轮上涨,并没有带动纱线价格走高。下游市场长时间的低迷和资金紧张让纺织企业对棉花价格的走高心有余而力不足。

  河北邯郸圣棉有限公司原料采购部经理杨晋长说:“棉花价格后市还要跌。”他解释,他们企业的业绩位于全国纺织企业前100名,然而却感觉到经营困难,资金紧张,高支密布当前的利润比去年下降了20%。他说,在与同行交流中,90%的纺织企业老总都普遍看跌棉价。

  阶段性供大于求

  12月份,国内棉花收购已经基本结束,棉花产量也浮出水面。12月份棉花市场的走向将更多受制于阶段性的棉花资源的供求关系。

  据中国棉花协会统计,2007/2008年度,全国棉花总产预计为758万吨。截至11月20日,全国棉花平均采摘和交售进度分别为95.15%和66.14%。2007/2008年度,我国棉花需求预计为110万吨。虽然我国棉花存在巨大缺口,但是2007/2008年度全球棉花资源供需基本平衡,也就是说,在全球棉花市场一体下,我国棉花市场仍将维持供求平衡。

  在全球棉花市场维持供求平衡下,我国棉花市场将更多地表现为阶段性行情。今后的阶段性行情将主要由阶段时期内棉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12月份,阶段性棉花资源相对充足,而纺织企业却在进入旺季初始便表现出不利,纱线价格还出现了短暂的下行。12月份临近元旦,今年一直资金紧张的纺织企业又开始面临还贷,资金的紧张程度可见一斑。下游市场的疲软和资金的紧张,大大限制了纺织企业购棉的力度,需求温度下降更无法提升棉花市场气温。

  12月份,棉花市场上行面临较大压力。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