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1月3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安全也要“打假”

任伟

  社会上的假货早已让人深恶痛绝。其实,“假”不只存在于商品中,安全工作中也有“假”,也应该打。

  一是“假记录”。安全工作台账是基层单位组织安全学习、研究安全工作、进行事故分析的真实记录。可是有的班组,很少组织或根本不组织安全活动,而是造假记录,以应付检查。安全活动虽未进行,但安全记录却记得头头是道。

  二是“假学习”。班组安全学习本应是传达上级对安全工作的指示精神、学习事故案例、讨论班组安全工作的专题会议,但是如今却被几句简短的班后工作小结所替代,有的班组即使开了,也是班长或安全员一人唱独角戏,班组安全学习达不到应有的目的。

  三是“假检查”。一些人下去检查安全工作不深入实际,只是停留在听汇报、看资料上,满足于走马观花。

  四是“假动作”。对安全工作不是真抓实干,而是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玩花架子。一些单位为了应付检查搞临时性突击“造假”。平时安全工作问题不少的单位,检查起来次次过关,一旦检查过后就“涛声依旧”。

  五是“假汇报”。汇报工作时不实事求是,而是说假话,汇报“假情况”。常常是“以点代面”,点上的做法说成是面上的工作,以偏盖全。

  总之,上述安全工作中的“造假”,虽属少数单位所为,但我们也不能轻视。各生产单位、管理部门应采取扎扎实实的行动,杜绝这类安全工作的造假行为,以确保企业和员工生命财产的安全。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