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至,按照往年的老皇历,大家都开始为元旦春节储备货物,或者接待烟厂的促销员,储存一些促销礼品如台历、打火机什么的,以备促销之用。可是前不久,记者在烟市中发现,有一些烟店不满足,在服务方面进行创新,比如开通送货上门服务,延伸销售线路;或者把烟店开到门市背后,把烟店开成俱乐部,扩大销售范围。对于烟店这种创新的苗头,记者采访了多家烟店。
在崇文区、宣武区、西城区、朝阳区和东城区一带,记者对所调查的那些生意比较红火的烟店进行归纳分析。统计后结果发现,有10%的卷烟店生意虽然不错,但完全是依靠店面位置好,有足够多顾客形成的。有35%的店,是因为开的年头长,服务态度好,吸引回头客多。有25%的店依靠多种经营,用其他销售带动卷烟销售,从而获得较好利润。前面提到的70%的烟店,虽然生意好,但是基本上还是走的传统销售方式。剩下的30%的被调查户,却走的是一条创新之路。因为他们的店面位置不是很好,烟店开设时间也不是很长,而且也不属于杂货店。他们有的依靠电话推销,展开上门送货;有的将烟店布置得像一个俱乐部,吸引人气增加销售量。
在宣武区的一家中型卷烟店,店主告诉记者说:“我们的客源一直很好,因为我们店处于闹市区,来来往往的人很多,他们都是我们的消费主体。每次我都能让顾客尽兴而归的。可是要说什么送货上门,我还真没想过,也没有人提到过,所以我一直是安于现状,不想那么多了。”
朝阳区就有一家卷烟大店店主说:“我们烟店位置好,本来生意就挺红火的,因此不必要增加其他服务方式。”这种意见几乎代表了所有认为毫无必要做送货上门服务的店。
当记者在崇文区问一家生意异常好的小烟店,是否有其他服务,是否听说过送货上门?店主赶忙说:“那可没有,我们的店虽然生意不错,但是缺人手啊。平时就我一个人在店里,我还得照看一个还未上学的小孩,一般出不了店门的。其实以前是想过这样的服务,因为那样可以使得大家多买我家的烟,可是如果开了这项服务,还不把我累死啊。”
西城区有家中型烟草店开展了送货上门业务。店老板自豪地对记者说:“自从我开了这项业务,几乎每星期电话不断,总有人来我这里预订大量卷烟。我们这里的烟量也大,种类也齐全,不少顾客来我们这里购烟都十分满意,附近的就有人懒得老跑我的店里来,直接打电话就把烟送过去了。他们对我们店的烟特别放心,我们的店信誉度高啊。所以我们的效益一直很好,这项服务也拉近了我们和顾客的距离。” 记者在调查顾客时发现,很多人对俱乐部式的烟店具有新鲜感,表示愿意去看看。开通送货上门方便顾客当然好,但是前提必须保障卷烟质量。记者调查发现,具有创新意识的烟店,虽然没有得到普及,但是却是瓜分市场份额的犀利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