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省瑞金红都老区西南方圆几十公里连绵不断的橙山花果环抱中,滋润孕育着一个个新的希望、新的生机,瑞金市武阳镇“赣佛达”专业合作社就是这其中的代表。目前,专业合作社带动果农560户,种植脐橙2600亩,每年加工社员产果品120万斤,加工非社员产果品150万斤,出口果品240万斤,获得直接经济效益15万元,带动社员户均增收5000元,带动农户户均增收2000元。真是种下脐橙“摇钱树”,日子甜美迈大步。
产销难题催生专业协会
瑞金市武阳镇周围皆山,俗话说靠山“吃山”。几年来,他们乘全市大力发展脐橙支柱产业这一契机,以脐橙发展为全镇发展的优势产业,已发展脐橙金果面积1.1万亩,产量2.2万吨,为农民做了一件大好事。
想当年,脐橙产业创业之初,他们面对的现实是:病树侵吞千亩果,父老乡亲酸痛楚,遍地烂果难卖销,农民增产不增收。农民邹旭东种植脐橙5亩多,好不容易盼到脐橙三年挂果,可是眼巴巴望着那些脐橙果尚未成熟就一个个摔在地上,病死烂光,全部打了“水漂”,仅此次一项就亏损4万多元。由于脐橙上市时间集中,营销工作滞后,个别脐橙经销公司压质压价,许多果农是增产不增收,甚至亏损。农民邹石发种植脐橙40亩,年产20多万斤,但由于销地价格上不去,产销价格倒挂,最多的一年竟亏损3万多元。因此,脐橙的防病治病、营销促销,成了当时农民发展脐橙生产的一大心病,成了他们实现增收的关键所在。
2002年7月,以邹霖萱、邹石发为代表的38户果农在镇党委、镇政府引导下,自发组建了“武阳村果业协会”,为瑞金市武阳镇农民脐橙产业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
合作社服务甜农家
他们针对脐橙协会会员与协会没有经济利益关系、果品销售不畅及果品的附加值不高等营销瓶颈,派人赴浙江省常山县苦柚专业合作社学习考察后,为当地红红火火发展漫山遍野的绿色苦柚所感动,为农民弟兄们所取得的实实在在的效益所震动。下决心甩开膀子,学习常山做法,实施依托脐橙主导产业,发展规范专业合作社,搞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与农民结成紧密的经济利益共同体。他们由邹霖萱、邹石发等24户果农种植大户发起,于2006年5月组建了“瑞金市武阳镇武阳村赣佛达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制订了规范的章程、制度及管理办法等,目前已通过入股投入资金123.7万元,建成了合作社办公场所、果品加工厂等设施,建立了年产值322.9万元的脐橙生产基地。
合作社一方面以每吨比市场上便宜60—80元的价格,统一采购枯饼和化肥,另一方面,由合作社统一果品的加工包装和销售。去年一年合作社销售社员产脐橙21万斤,代加工110万斤,社员加工费比非社员便宜0.02-0.03元/斤。专业合作社真正体现了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与农民真真切切地结成了经济利益共同体。
合作社与农民的故事
农民邹旭东在农艺师钟上海的帮助指导下,为果树消毒、打药防病,脐橙果病死掉光的现象已经成为过去。仅此一项,他就由原来年亏万元转变为年盈利万元了;果农邹石发在合作社的牵线搭桥下,脐橙畅销省内外,去年一举销往黑龙江果品6万多斤,盈利数万元。今年他逢人便说“有合作社在,俺脐橙再也不为销售犯愁了,合作社真是做了件大好事”。
合作社还积极维护社员利益,增强合作社在市场中的谈判分量。2006年果品上市时,经销商杨氏公司只肯出1.28元/斤收购价,后来由合作社出面谈,与杨氏公司达成了按每斤1.48元销售的协议,比原来单价高出了0.2元,最多的一户社员增加收入8000余元,少的增加600余元;福建一个化肥厂因产品没有注明施肥方法,导致近100亩果苗落叶。起初,厂家不肯赔偿,后来合作社出面,厂家最终赔偿了1.2万元,有效地维护了社员的利益。
合作社不但把脐橙卖到了上海、北京,还通过外商销售了700吨脐橙到俄罗斯,单价比国内市场高出0.1元/斤,去年社员的脐橙已全部销售完。种植大户邹霖萱加入合作社后,每年可增加收入近2万元,社员得到了实惠。合作社成立一年即获利9万元,社员可分红利14%。
合作社成功组建了,武阳镇的农民们的钱袋越来越鼓,一股股暖流时时甜蜜地淌过农民心田。当地要求加入合作社的果农越来越多。合作社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种果的积极性,95%的农户都种了果,户均种果达4亩,真正做到了“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