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省银监局和省联社案件专项治理的要求,江苏连云港东方农村合作银行深入开展案件专项治理工作,切实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全力遏制案件的发生,实现了健康可持续发展。
加强组织领导 落实治理责任
一是加强治理领导。案件专项治理领导小组下设3个工作组,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分管条线出问题,直接追究条线治理工作组组长的责任。
二是制定实施方案。制定具体治理方案,分动员、自查、检查、整改四阶段。由三个工作组牵头开展信贷管理、财务管理、安全保卫和纪检监察条线专项检查。
三是强化治理职责。建立董事长负总责、行长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监事长全程监督的分工负责体系。
四是落实责任追究。将治理责任追究覆盖到所有职能部门、基层网点及人员。
深入有序推进 排查风险隐患
一是组织基层自查。基层认真开展自查工作,共收到基层网点自查汇报材料35份,收回基层上报自查表格2485份。
二是开展全面检查。该行把检查内容设计成包括会计、信贷、计算机、保卫方面不同的6类专用表格,下发格式化表格71份,其中信贷类46份,财务类16份。重点做好“八相符”核对、“九种人”排查、岗位交流等检查工作。
1、抓好“八相符”核对检查。财务检查实行行长负责制,由会计部、审计委员会、稽核部抽调16名同志,组成4个检查组,结合省联社的会计专项检查,通过查阅基层的传票、内部账、对账单、借据、现金、重要凭证等方式,检查全行2006年度和2007年1-4月份执行财务制度、“印、证、押”保管,有价证券、重要凭证登记使用、印鉴、密押管用分离,对公存款、各项贷款核对情况。
2、抓好“九种人”真实性检查。将“九种人”排查工作落实到各单位,明确董事长第一责任人,各基层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要求每位员工本人亲笔填写“九种人”格式化排查表,负责人签字确认后上报;将被排查员工涉“黄”、涉“毒”、涉“赌”、经商办企业、大额现金炒股、交友、负债等10项情况张贴公示,公布举报电话、电子邮箱和设立举报箱,接受员工监督。检查期间共收回基层上报自查表格87份,排查人员369人(正式员工);总行机关上报自查表格29份,排查人员83人。
3、抓好内控制度建设。制订制度框架、操作规程和实施细则,完成62项制度的修订工作,出台了各项业务的操作流程。今年该行建立和完善了贷款的审贷分离制度、贷款责任追究制度、印押证机管理制度、干部交流、轮岗和亲属回避制度、关系人贷款管理办法,并将会计人员对贷款的审查监督制度、存款对账等制度贯穿融合与信贷、财务管理办法中。5月份已将内部管理制度、业务操作流程汇编成册印发基层486名员工,人手一册。
整改存在问题 提高治理成效
一是健全制度,加强内控建设。1、进一步修改、完善规章制度和细则,突出程序的合规性、严密性、有效性;2、强化内控合规建设。组织干部职工学制度、用制度,掌握制度的限制性条款,严肃问责违反制度行为,提高制度执行力,全力培育合规文化。
二是从严检查,加强风险监控。1、既进行常规稽核,又开展专项稽核、重点稽核,预防内部人员作案;2、对思想不纯、有不正常苗头的人重点管理、重点监控;3、加大风险管理委员会和审计委员会的工作力度,强化风险防范预警。加大审计稽核部门力度,积极介入业务流程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各个层面。
三是落实问责,加强责任追究。1、按照“双线问责、上追两级”要求,对分管领导、部门负责人、基层领导等进行条线责任追究;2、提高履职能力,加大未尽职、不作为责任追究力度,视情节落实限期改正、书面检查、诫勉谈话、引咎辞职、就地免职等责任追究;3、强化违规行为追究力度。严格执行《员工违规违纪处罚办法》、《信贷违规违纪处罚办法》,对违规违纪的责任人坚决处理到位,决不手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