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湖南省宁远县农村信用联社坚持不断完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服务和操作规程,为农户建起贷款“绿色通道”,有效解决了农民贷款难、信用社难贷款的问题。截至9月底,已累计发放农业贷款7031万元,占贷款累放总额的83.8%。这是该县农村信用社实施定位“零售银行”的贷款营销策略所取得的喜人效果。
该县农村信用社发展 “零售银行”业务的贷款营销策略是:一是严格把握大额贷款发放的审批关,强化内控制约机制和内部监督机制。为遏制前些年大额贷款上升势头,保证小额农贷资金需要,县联社规定:凡是大额贷款,只用于发放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有重大影响力的产业。并在年初下发的《宁远县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实施细则》中对大额贷款发放的审批以及报备程序都做出了较为严格的规定。除对发放大额贷款以及贷款垒大户的现象在“人防”上给予组织及制度保障外,在“技防”上也有了新的突破。联社组织开发的“宁远县农信社信贷监控、咨询系统”,已将全县农村信用社所有贷款户的信息录入电脑,通过阅读“系统”信息能了解全县贷款情况的变化,使个别人在信贷操作中的违规作假行为及时暴露和纠正。二是大力推行农户信用贷款证制度,保证小额农户贷款灵活周转和及时到位。推行农户信用贷款证制度后,从根本上扭转了“农民贷款难、信用社难贷款”的难题。农民凭身份证、贷款证就能在信用社里办理贷款,在核定的信用额度内随用随办、随到随办。农民说,“有了贷款证,到信用社借钱就像取自己家的存款一样方便”。三是切实端正农村信用社的服务意识,不断扩大对社员农户的贷款面。贷款“批发”改“零售”,使历来的贷款“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贷款方式由“坐家等客”变为“上门推销”。宁远县农村信用社的干部职工为做好“零售”业务,不怕走千村万户、历千辛万苦、说千言万语,组织农户联保,做好农户信用等级评估,把贷款证发放到农民家里,把小额信贷送到农户手中。据统计,今年小额农贷的受益农户已达到全县适合贷款农户数的75.6%。(欧阳植宪 王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