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临沂河东农村合作银行立足行业特点,重“身”入更重“心”入,通过科学的支持实践,取得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向社会展示了一幅金融业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壮丽画卷。
过去,由于经济落后、资金缺乏,不少农民无心在家搞种植和养殖,靠外出打工来养家糊口。不过,近年来,河东农村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农民搞种植和养殖的积极性高了,这与当地农村合作银行创新信贷机制的努力密不可分。“是农村合作银行帮助了我们。”这是当地农民的一句心里话。
明确市场定位 增强为农服务意识
河东区农产品生产加工及地方资源开发规模效益可观,已形成柳编、养殖、蔬菜种植、小五金加工、蔬菜脱水及加工出口等十大特色产业,有的产品已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外向型农业比较发达。根据全区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实际,河东农村合作银行牢固树立“以农为本、为农服务”的市场定位,不断增强为农服务意识,切实提高信贷支农服务水平。一是定期进行业务形势分析,使全行员工深刻认识到合行发展的根基在农村,要责无旁贷地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从农村经济发展中扩大业务规模,提高经营效益。二是开展农户资金需求调查,近两年来下发贷款需求调查问卷10万余份,通过调查摸清了农户的资金需求动向,为支农工作提供了更加明确的向导。三是适应业务发展的需求,不断充实客户经理队伍,同时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业务培训活动,逐步提高信贷人员综合素质,使每一位客户经理都能成为服务农村经济的流动银行。四是强化支农宣传,做好贷款营销。今年在全区410个自然村设立了信贷支农服务牌,在农贸集市等人员相对集中的地方散发信贷业务明白纸,让农民更直观的了解贷款办理程序。今年3月底在全区开展了“送金融知识入乡村”活动,将金融知识送到广大群众百姓的家门口;6月中旬在全区范围开展了“文明服务月”宣传活动,通过散发宣传资料、播放录音带、现场解答等方式对该行评级授信工作及近期各类新业务品种进行了重点宣传推介,使当地老百姓了解了合行的办行宗旨和服务品种。
开展评级授信 优化社会信用环境
培育全社会信用意识,实施“信用创建工程”,是河东区农村合作银行创新信贷机制的又一举措。信用工程的主要内容是:根据农户家庭人口结构、经济实力、信用状况,对农户、农村专业户和个体工商户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对符合贷款条件、评为A级以上“三户”的,根据资信等级不同核定贷款额度,核发农户贷款证,农户凭贷款证、身份证、个人名章“两证一章”即能取得贷款,有“一户一证、一次申请、限额控制、周转使用”之便利,农民贷款就像存、取款一样方便。
在信用等级评定工作中,该行发动客户经理依靠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走村串户深入调查了解,确保了评级授信的工作质量,使评级授信工作成为各项业务的主线。为改进服务质量,该行在辖内各网点设立了信贷专柜,对评级授信的客户全部核发贷款证,由客户直接上柜台办理,按照“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方式,简化了贷款操作流程,使农民群众的融资渠道更加通畅。目前对新增农业贷款全部做到了“三个百分之百”,即:百分之百评级授信、百分之百核发贷款证、百分之百上柜台办理,同时对取得授信的客户给予贷款优先、利率优惠、服务配套等优惠政策,对改善农村信用环境,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信用工程的实施,有效地解决了农户贷款难和合行“收贷难”的矛盾。农户贷款的“门槛”低了。重沟镇李湖村农民刘同祥说:“现在到农村合作银行贷几千元,就像支几千元存款一样方便。贷款证、信用证在农村是个荣誉。合行给我们贷款支持,村里领导和一些亲戚朋友给我们担保,咱一定要守信用。”他们不仅注重提高自己的信用意识,也关心起全村守信记录,形成了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村“两委”也主动配合农村合作银行的工作,不少村两委如重沟镇李湖村、郑旺镇大赵家村等村都把评上“信用村”纳入村“两委”自身任期目标,积极支持信用工程建设。
目前,河东农村“信用户”个数达12981户,今年以来,全行累计发放信用户贷款2.72亿元,通过优惠利率向农户让利近50余万元。同时,“信用户”贷款回收率达99.8%,信贷资产质量明显提高。
延伸服务领域 科技支农好戏连台
发展农村经济离不开科技知识,新农村建设需要乡风淳朴文明,需要先进的文化理念来指引,需要高素质的农民投身其中。单纯的腰包鼓了不算富,只有脑袋富了才叫富。基于这一认识,河东农村合作银行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着眼于帮助农民提高科技文化素质,突出做好多种形式的科技支农工作。在助推农业科技知识传播普及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2005年以来连续三年订阅了1000份《科技信息报》,通过基层服务网络,免费发送给全区农民;2007年6月份,积极响应省联社临沂办事处和河东区文明办的号召,动员全区信合员工无偿捐赠了1000余本科技致富书刊和光盘,并在文明单位帮扶村建起了科普知识和金融知识宣传橱窗,深受广大群众的称赞。
在近几年的信贷支农过程中,该行充分意识到:支农工作只有服务到位,农村合作银行与广大农民的感情才能加深,服务“三农”的宗旨才不会丢失,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地位才不会变,联系农民最好的金融纽带才不会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