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8年以来,随着国家化肥流通体制的不断改革,我国化肥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农资经销商群体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国家对三农政策的高度重视,让农资流通行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景象。作为离农民距离最近的基层经销商群体,其经营状况直接决定着农民的生产用肥,了解他们的生存状态、他们的需求以及他们的真实感受,实际上也是对当前农资市场变化的真实了解。
为此,本报记者利用第八届国产高浓度磷复肥产销会、首届中国农资经销商年会等机会,采取现场调查、电话调查等方式,重点对基层经销商进行了调查采访。本次调查历时半年,共发放调查表630份,收回有效调查表532份,其中市级经销商49份,占到总数的9.2%;县级经销商105份,占到总数的19.8%;乡镇级经销商273份,占到总数的51.3%;村级经销商105份,占到总数的19.7%。现将本次调查的有关情况汇总如下,希望这组调查数据能够真实反映出基层农资经销商群体的经营现状,对推动农资市场健康和谐发展提供借鉴。
经销商心目中的品牌
在构成农资品牌的各项指标中,有33.3%的经销商认为,媒体形象最为重要。其次分别为:市场管理,占31.2%;区域市场的畅销,占20%;厂家向经销商的推荐力度,占6.7%;企业的建厂时间,占6.7%;厂家的产量,占2.1%。而所有的经销商均认为,产品价格的高低与品牌没有直接关系。由此可见,“酒香也怕巷子深”,经销商比较看重厂家的媒体宣传。此外,市场管理对品牌塑造也有很大的影响,由于管理不善而引发的窜货、相互压价会让厂家的品牌形象大打折扣。
经销商进入农资行业的时间不同,也决定了他们在选择代理品牌的标准有较大差异。在被调查的经销商中,产品质量排在他们选择厂家的首位,占到34.1%,厂家信誉占22.4%,产品价格的高低占到18.8%,产品在当地的知名度占11.8%,厂家给自己的利润多少占到10.4%,由上级经销商决定的占到2.5%。
经销商销售复合肥品牌的数量:考虑到厂家较为普遍的多品牌营销模式,所以数量划分以厂家为标准。销售一个厂家复合肥品牌的占到10%,两个厂家复合肥品牌的占40%,三个的占30%,四个的占10%,四个以上的占到10%。多数经销商认为,虽然经营品牌较多,但是主导产品只需要一个品牌,考虑到产品在区域市场都有一定的市场周期,所以必须培养新的品牌。
农民会认品牌吗?选择“会认,他们的品牌观念是被经销商引导教育的”占到总数的61.5%,选择“不认品牌,去年用什么今年还用什么”的占到15.4%,选择“会认品牌,农民有自己的选择标准和原则” 占15.4%,选择“不认品牌,什么牌子便宜买什么”占7.7%。此项数据表明,经销商是产品品牌宣传的意见领袖。
营销网络和促销手段
选择下一级经销商的标准:市场开拓能力占到总数的34%,人品占30%,农化服务水平占20%,资金实力占16%。由此项数据可以显示出,市场开拓能力是经销商选择下级经销商的重要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稳固的农资营销网络建设必须挑选市场开拓能力强的经销商,否则,网络没有销量,就等于名存实亡。人品数据仅次于市场开拓能力,说明经销商对忠诚度比较重视。一些经销商认为,只要具有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人品好,可以对下级经销商进行资金支持,因此资金实力被排在末位。
下一级经销商选择复合肥品牌的现状是:选择“他们是脚踏两只船,谁给的利润高就卖谁的”占71.1%,选择“给他什么牌子,他就卖什么”的占28.9%。
决定复合肥销售的主要因素:品牌占33.3%,价格占27.8%,产品差异化占16.7%,企业搞农村“三下乡”活动占11.1%,电视广告占11.1%。
最有效的促销方式:搞“三下乡”式的农化服务占30.8%,礼品促销占27.1%,地方电视台广告占26.7%,墙体广告占7.7%,发产品宣传单占7.7%。由此可见,经销商的农化服务较受农民的欢迎。农民图实惠,所以礼品促销也比较受农民欢迎。
经销商的需求和困惑
为把生意做得更好,经销商需要的是:把农化服务做得更好排在第一位,占到28.4%,拿到更好的复合肥品牌代理占27.1%,厂家给好政策占23.0%,厂家降价占9.3%,对业务员进行业务培训占5.4%,拿到银行贷款占4.1%,政府给好政策占2.7%。此项数据表明,农化服务是基层农资经销商竞争的焦点。还有超过四分之一的经销商想拿到好的复合肥品牌代理,可以看出,复合肥品牌对于基层经销商来说,已经可以称之为稀缺资源。但是资源又有优劣之分,优质品牌资源是同级经销商拉开经营水平层次的重要因素。当被问及什么样的品牌才可以称之为优质品牌资源时,经销商提到最多的是“撒可富”。
经销商对待假冒伪劣产品的手段:向执法大队举报占到31.8%,联合厂家把制假贩假的人搞垮占23.4%,不管不问占19.2%,向媒体举报占12.8%,直接找制假贩假的人说理占6.4%,其它占6.4%。虽然“向执法大队举报”排在首位,但是在调查采访时,多数经销商都反映这样的效果并不好,因为举报的结果往往是事情不了了之,而且制假贩假经销商和执法部门相互勾结的现象时有发生。选择“联合厂家把制假贩假的人搞垮”的排在第二位,可见,基层经销商在假冒伪劣面前的无奈,只能依靠厂家通过各种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山东的经销商流传这样一句话:“卖化肥的比买化肥的还多,造化肥的比卖化肥的还多”。足以说明,现在的化肥买卖并不好做。在调查中,经销商认为现在做农资生意最大的难处在于:复合肥品牌多、市场太乱的占到35.5%,厂家涨价厉害、经销商压力大的占到25.8%,赊销太多,收款比较困难的占到24.2%,经销商太多、竞争过于激烈的占到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