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1月2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新疆棉产业品牌意识增强

本报实习记者 夏蓓蓓

  截止到11月初,新疆全区已有367家棉花加工企业参与仪器化公检,公检棉花40.58万吨,占全国公检总量的83.96%。其中地方265家棉花加工企业送检,公检棉花26.19万吨,占全国公检总量的54%;兵团102家棉花加工企业送检,公检棉花14.39万吨,占全国公检总量的29.7%。

  公检为棉花质量把关,使新疆棉在市场中能更好的站稳脚跟。但不可否认的是,国产棉的内在品质包括异质性、加工质量、异性纤维等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新疆作为我国重要的优质棉生产基地,在国际国内棉花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现实面前,无疑承担着更加重要的责任和义务。如何使国产棉质量更上一个新台阶?石河子的做法值得业界重视。

  近日,全国各路棉商深入到新疆石河子各个棉花加工厂,现场检验棉花质量和内在品质。石河子市市长余继志说,当地正在通过狠抓棉花质量等措施,将石河子棉花打造成“中国名牌”。石河子垦区棉花种植近年来总面积在160万亩以上,总产量占新疆兵团的1/4,占新疆的1/7,占全国的1/20,这里出产的“银力”牌棉花曾获“全国棉花十大知名品牌”称号。 

  为争创“中国名牌”,今年以来,石河子市开展“棉花质量年”活动,从棉花采摘、加工、运输等各个环节方面严格把关,杜绝“三丝”,并首次大范围邀请各地棉商现场验棉,希望以此表明,当地已通过种种努力使棉花质量经得起市场考验。

  与此同时,今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也不甘落后于地方,想尽办法积极建设自己的棉花品牌。农五师89团近日就开展了棉花质量年活动,坚决向棉花特杂“宣战”,改善棉花品质,提高棉花加工质量,力保当地“北疆”牌棉花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作为“北疆牌”棉花生产基地之一的农五师89团,多年来,始终在提高棉花质量上做文章,树立棉花质量品牌意识,不断提升棉花品级,切实维护了“北疆”牌棉花的信誉,增加了职工收入。

  为从源头把好棉花交售质量关,维护职工利益,今年,89团还选派了18名能力强、业务精、有责任心的棉花“四分”监督员下到植棉连队协助连队做好棉花“四分”、“四白”、“六严”等项工作,并对棉花分摘、分晒、分存、分售和测水工作进行指导,杜绝好、次棉花混摘、混售的现象发生。从源头上抓好新棉上场质量。目前该团已收购籽棉3500余万公斤,加工皮棉近万吨,已有6000多吨皮棉被客商采购,产销势头看好。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