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1月2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圆明园遗失珍宝现身荣宝秋拍


  伴随着澳门爱国人士何鸿枭先生捐赠的圆明园大水法之马首的回归祖国大陆,一对流失海外已久的圆明园遗失珍宝--银铸兽面活门环又将现身荣宝秋季拍卖会。这再一次勾起了国人对百年前那段屈辱历史的回想。

  此对银环是清朝乾隆时期皇家造办处专为皇家园林圆明园中的建筑而特制的门环。环的两边各刻有〈乾隆造办处庚午年制〉,〈长春园玉玲珑馆陶嘉书屋 〉铭文。银铸兽面活门环样式仿西周铜环而制,而当时常用的是狮首或古钉状式样,故而罕见。

  圆明园是中国清朝在其鼎盛时期,集中全国物力,役使无数精工巧匠,历时一百五十余年陆续建造经营的一座宏伟、优美的皇家园林。人们习惯上所称的圆明园,实际上是圆明、长春、万春三园的总称。

  长春园内有数座西洋宫殿、楼阁及溪涧,乾隆指定所建的欧陆式宫殿居于其北端,虽仅占整个圆明园的一小部分,却使圆明园因此成名。园内其他建筑则囊集了中国传统园林的精华,使整个圆明园形成了中西合璧的独特风格。长春园之东有一玉玲珑馆,建于西元一七四七年,四面环水,只有一条迂回小桥可到。馆内有名为[陶嘉书屋]的三间西配殿,此对银环应为该殿的遗物。

  圆明园中中国庭院遗留下来的建筑配件极为罕见,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有同一刻文的门环一只。圆明园经过那次劫掠并烧毁后,馆藏宝物散落到世界各地,而其建筑组件大部分被毁,少数逃过大火焚烧的散落到民间,经历了多灾多难的100年,能够存世实属不易。同类门环曾于2003年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创下678万港币的成交记录。

  本次现世的门环为纯银浇铸,因历尽沧桑而微微发黄,岁月的痕迹也无情地留在上面,但其精美绝伦的工艺令人依稀看到当年皇家园林的富丽堂皇。此对海外回流的门环将于12月9日在荣宝秋季拍卖会上付拍,能否顺利回归大陆届时便可见分晓。(红梅)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