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涨价呈现“全球化”趋势
据新华每日电讯 近日,阿富汗的面粉、大米和酥油等粮油食品价格走高,当地居民认为巴基斯坦局势动荡是原因之一。阿富汗国内供应的粮油相当一部分依靠南部近邻巴基斯坦进口。
如果早餐茶叶蛋涨价,归咎于鸡饲料价格上涨看似顺理成章。然而,如此逻辑却不足以解释当前全球食品普遍涨价的深层原因。包括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内的不少国际机构分析认为,今年全球食品涨价范围广、幅度大,凸显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粮食安全问题。今年涨价包括几乎所有主要食品和饲料,食品涨价不仅意味着人们吃的少了,还可能加重贫困地区的饥荒。全球范围内的食品涨价并非没有先例,但今年的价格上扬却独有特点,无论涨价品种还是波及范围罕见的全面。
粮农组织刊物《粮食展望报告》11月发表文章说,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在今年9月达到172点,比去年增长37%。在2006年,同一指数只比前一年增长6%。
今年涨价的不只几种主要农产品,而是包括几乎所有主要食品和饲料。所有农产品中,奶制品涨价幅度最大,涨价最多达2倍。粮食作物中,小麦、玉米、大麦和大米的价格见涨,比2005年价格高出近30%,畜肉涨幅仅次于此。食品涨价,发展中国家消费者受到冲击最大。在印度,消费者价格指数中的46%由食品价格构成,而在美国只有14%。即使如此,发达国家也难以逃过这轮食品涨价。在美国,橙汁比一年前贵了1/4,鸡蛋贵了1/5。在意大利,罗马和米兰消费者在10月走上街头,抗议意大利面条涨价。
信息观察
积极应对食品涨价 抓好农产品供给安全
粮食安全问题关系着全球农业和农民,也关系到食品价格,一般而言,对粮食需求的增长,源于世界人口增长,也与越来越多贫穷人口解决了吃饭问题和持续改善膳食结构有关。据悉,供不应求是造成商品涨价的直接原因,今年全球食品涨价也不例外,其中粮食供不应求是根源。
近日,粮农组织报告,受今年气候影响,世界小麦减产,但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澳大利亚是主要小麦出口国之一,今年遭遇罕见旱灾,严重减产。由于国际市场对粮食的需求增长过快,即使粮食连年增长也难以实现供给平衡。国际谷物理事会预计,今年全球谷物产出将增长至16.6亿吨,创下历史记录,高于去年15.69亿吨的产量,但仍然无法满足高速增长的市场需求。过去3年内,谷物需求持续增长,今年的需求总量预计为16.8亿吨。对粮食需求的增长,源于世界人口增长,也与世界经济发展有关。越来越多贫穷人口不仅解决了吃饭问题,还持续改善膳食结构。随着人们饭桌上出现更多肉类、蛋类和奶制品,以谷物为原材料的饲料需求增加。这加剧了原来就有的供不应求,令谷物价格进一步上涨,同时推高其他食品价格。
在国内,尽管目前一些农产品价格涨幅较大,不过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陈萌山否认供给不足的说法。他指出,目前一些农产品价格上涨是国内外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根据农业部农情调度,今年我国粮食产量有望超过1万亿斤,连续第四年获得丰收。
那么究竟如何应对食品价格的全球性上涨?目前农业部正在加快落实扶持粮食、油料等发展的政策措施, 确保大宗农产品的供给安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11月1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下一步将加强消费品货源组织和产销衔接,大中城市要保持一定数量的肉禽蛋奶储备。同时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调节市场余缺。
当前我国正致力于加强市场供应的宏观调控。今年9月份,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建立健全大豆和食用植物油储备制度,培育油脂、油料期货市场,建立产销预警体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农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徐更生指出,我国的大豆和豆油过去几年来都是主要靠进口,因此这部分产品增加进口后,国内总量将增加。在肉蛋奶食用油实行储备后,市场供应不会有问题。
国务院也预备采用两手抓市场稳定。即一方面要求各地努力抓好农业生产,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妥善安排城乡低收入家庭和困难群众生活。适当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同时,尽管农产品价格上涨,引起整体物价水平上升,对于农民收益却有好处,可以说是对城乡利益的一次再调整。今年上半年全国农民现金收入2211元,增幅首次超过GDP增长,这当中农民出售肉禽蛋、农副产品占884元,比去年净挣130元现金。其中82%靠的是农产品涨价。而对于全国城镇来说,人均每月由于肉禽蛋菜价格上涨仅仅大约多支出12块钱人民币。
此外,近日国家粮食局通知粮食承储企业不得拖延出库,以便保证粮食市场的稳定。随着元旦、春节的临近,粮食加工企业的用粮需求日益增加,国家粮食局在新近下发的通知中强调,对国家临时存储粮食进行承储的企业,要及时组织粮食出库,不得拖延出库进度,并不得额外收费,对违规企业将进行严肃处理。通知指出,临时存储粮食的承储企业要严格按照合同规定的品种、数量、质量及时组织出库,不能设置障碍或者以各种借口拖延出库进度,严禁在交易细则规定的出库环节有关费用标准之外向买方额外收取或索要其他费用。
通知还强调,对干扰客户正常交易、设置障碍影响粮食出库、向买方额外收取或索要费用的承储企业,将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并追究企业负责人和有关人员的责任;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决不姑息。对不按照合同约定出库的承储企业,国家有关部门和单位将立即停止拨付费用利息补贴,取消其托市收储资格,并公开予以通报。 (曲丽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