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11月5日—9日),郑棉期货波澜不惊,基本面也相对平静,笔者对市场的观点依旧归纳为:稳定。行情要在这种稳健的态势下运行到年底。
第一,仓单交割预报继续增加,注册速度略有提高。仓单的增加势在必行,是解决多空矛盾的最直观方案,眼下一两百张的周注册速度在后期必须要提高到四百张以上,仓单注册完至少在12月中旬以后。
近两周,现货CC Index328指数涨跌互现,CF801合约保持稳定态势,期现基差在1000元/吨附近浮动。这样的基差已经持续很久,眼下来看事态平稳,似乎没什么可操作的空间。但就基差本身而言却存在很大操作空间,意味着在CF801合约交割前无论现货补涨还是期货补跌都存在较强的预期,简单的期现套利仍然有可观的利润。
第二,利差变化(合约间价差)。眼下期货棉花相对稳定,对于构建如此高期限价差的资金来说已经付出了较高的成本,如果盘面价格回落必然导致看涨投资者损失惨重。从眼下的政策和基本面看,没有特别利多的情况令多头解放,必须要等待。农资价格沾了原油上涨的光,陆续走高。也许在新花播种开始时,行情会有转机。小麦、玉米等作物受惠于国家补贴,农民耕作也不劳累,这些都可能给棉花种植面积缩减提供支持。在实际的播种开展前,这些不确定的臆想对操作意义不大。投机者持有那么多高于市场价的现货意义不大,因为合约间锁定利差,无非是接到仓单后方便消化仓单。
第三,棉花行情相对稳定,籽棉价格虽然近来走高,但向棉花传导的并不多,主要还是棉副产品承接了这部分成本。对于棉花来说,还是一年一季的资本市场的盘中餐。从进入第四季度以来,包括五大国有银行在内各家贷款发放机构都暂停了新贷款的审批,银行借贷的资金主要是前三季度的回笼贷款。这对棉花收购市场来说冲击不小,资金相对紧张挫伤了价格上涨的热情,稳定或者调整成为现货市场的主要呼声。但价格能回落吗?恐怕机会不大。
十七大以后,政府对于国计民生问题的调控力度更强硬了,这似乎也是营造和谐社会必须的。人民币虽然兑美元的汇率不断创新高,但对其他货币始终是贬值,随着物价指数的攀升,人民币实际的贬值速度已经被一般投资者所重视。市场对于本币保值的需求也在不断攀升,货币如何保值,当然买入商品是一个很好的措施。
上周行情稳健,基本面赘述的主要也是一些中长期的影响因素。时下,期棉投机机会并不多,最好的操作还是期现套利。 (张 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