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7年11月1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棉纺厂能承受多高的棉价?

李仁

  由于国内籽棉收购价格持续高位盘整,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和中间环节甚至棉纺厂不断打压。近日农发行也在部分棉区以停贷来呼应,但棉农高等级籽棉仍惜售,三级皮棉的加工成本仍达到13300—13500元/吨。据悉,不仅棉农,一些棉贩也在积存中期的高等级籽棉,目的是把后期采摘的秋桃僵瓣、不孕籽等等掺加进去。

  10月底,内地各主产棉区籽棉收购价涨跌互现,矛盾集中在棉农、棉贩子与棉花加工企业身上,而三级棉纺企的到厂价稳定在13900—14100元/吨。据笔者了解,棉纺厂14000以上采购皮棉很少能100%付现款,而是以承兑+赊购为主,只有少部分现金交易。山东魏桥纺织集团地产二、三级棉的收购价仍为13800元/吨和13600元/吨,但近日厂检和对“三丝”的要求明显比前期严格很多,每吨皮棉中“三丝”含量每增0.2克,扣200元。对于14000元/吨的三级棉价格,棉纺厂到底能否接受?是否达到企业成本的上限?

  棉纺企业利润核算

  从棉纱的销售价来看棉纺厂的利润情况:11月1日,国内KC32s棉纱的销售价在19600元/吨左右,配棉的等级约为3.2—3.5级,三四级皮棉价格分别按14000元/吨(取上限)、13300—13400元/吨折算,纺1吨KC32s棉纱约需13900×1.04—0.04×13000+(3500~3800元/吨)+600(17%增值税)+(300~400元/吨)运输费用+200元/吨其它费用=18636元/吨(计算中并不包括棉纺厂的财务费用)。每吨棉纱的利润低于1000元/吨,在销售顺畅、货款及时回笼和没有财务费用的前提下基本能满足棉纺厂的正常运转。如果将银行贷款等计入成本,每吨纱的利润又将有所下降。因此从毛利润的角度看,短期棉纱价格支撑棉价的力量并不强,最多还有200—300元/吨的上行空间。

  进口棉难降低纺纱成本

  从进口棉价格和数量的角度看,短期内无法降低纺纱成本。11月1日,美棉E/MOT M级报价为71美分/磅,实际成交价在69.5—70美分/磅,折合滑准关税下港口提货价14000—14100元/吨。印度Shankar-6 M级棉报价66.25美分/磅,实际成交价65.5—66美分/磅,港口提货价约13500—13550元/吨,基本与国内三级棉的价格接轨。由于目前还没有新棉抵港,没有形成集中进口的趋势,而纽期仍在高位震荡,下跌的阻力仍很大。玉米、谷物、原油价格大幅上涨,都为棉花的炒作提供了条件。在外棉易涨难跌的情况下,进口外棉难以降低纺织企业的纺纱、织布成本,纺织企业想通过使用低价外棉来获取利润的可能性大减。

  棉价短期有压力远期有动力

  从政策和外部因素看,纺企后期对棉价的接受能力或将有一个缓慢放大的过程,但11月份棉价下行的压力要大于上涨动力。笔者认为明年初将有一轮棉纱、棉布与棉花等原料联动上涨行情,三级棉的报价春节前有逼近甚至突破14500元/吨的可能,而棉纱的涨幅将大于棉花。

  一、中欧纺织品协议以“双向监控”的方式解决,部分企业的订单已开始好转,因此业内普遍判断明年上半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会有一个激增过程,对棉价必将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二、笔者对2007/2008年度棉花产量维持去年水平的说法持怀疑态度。今年棉花品级下降以及霜期过早,对棉花产量的影响后期必将显现。如果新疆棉不能及时出疆补充供应,外棉又与国产棉价格倒挂,内地棉价在本年度后期有大幅上涨的可能。

  三、外棉和一部分棉麻公司最近都在抢购高等级皮棉,而棉花加工企业和棉纺厂都没敢“抬轿子”。后期棉花资源50%以上集中到了流通环节手中,炒作条件基本形成。

  四、收储只能抬高棉花价格的底部,滑准税的目的是为了拉大高等级棉同低等级棉的差价,因此国家政策除了资金调控外,打压的力量并不强。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