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人负责县联社四、五十台电脑的“健康”,电脑一有故障,他立即“出诊”;他,今年28岁,却已在信合岗位辛勤耕耘了10个年头,为基层信用社的数据网络畅通和电脑设备维修付出了青春和汗水。他就是江西东乡农信联社财务电脑科副科长、“电脑医生” 邹文俊。
为人朴实、做事认真的邹文俊,1998年进入信用社工作以来,先后在城区农信社担任过会计、信贷员、副主任等职。他一边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一边自学电脑维修。邹文俊自费买来各类电脑维修的书籍,到了晚上便拆开自家的电脑,对应书本了解各个部件的功能。几年下来,电脑维修的专业知识大有提高。
2005年初,县联社一位专业电脑维修人员工作调动离开东乡,联社紧缺一名有电脑维修技能的人员,邹文俊被借调到联社。可是一到岗,他才发现工作难度比预计的大多了。全县每天需要维护的电脑竟有四、五十台,且大都分散在各乡镇网点,加上电脑的品种不一样,故障的原因不同,新工作可谓困难重重。然而,面对困难他没有退缩,向书本求教,向师傅请教,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全县无论哪个信用社电脑出现故障,都打他的电话,他也总是在第一时间“出诊”。
2005年夏天,一个周末的傍晚,邹文俊正准备吃晚饭时接到一个电话。原来是马圩信用社的一台微机突发故障,原中创储蓄系统由于操作员一时疏忽,导致当天的储蓄数据丢失。恰好第二天是马圩逢集,几百名农户将来领取粮补款。接到电话后,邹文俊二话没说,只匆匆扒了几口饭,便带上工具和配件骑车来到20多公里外的马圩信用社。重装系统后,他及时将已丢失的200多笔数据一一重新录入。当时正值盛夏,尽管是晚上,天气仍然十分炎热,邹文俊一个人悄无声息地忙碌着,不一会儿就汗水淋漓,衣衫湿透。他只得光着膀子继续干,直到全部数据录入完,确认准确无误并能正常运行之后他才离开。回到家中已是次日的黎明时分,爱人见他眼圈通红,十分疲惫,打算给他弄点吃的充饥。而他,由于实在太累了,顾不上吃饭,倒床便睡。
不仅周末要工作,过节的时候邹文俊也一样是随叫随到。自从当了联社的“电脑医生”,邹文俊连走亲戚的时间都没了。去年农历正月初二,邹文俊一家到王桥塘下村的老家拜年,前脚刚进亲戚家门,就接到电话通知他虎形山信用社的一台微机系统出了故障,要他赶紧去修理一下。亲戚见他刚进门就要走,怎么也不同意,再三挽留他吃了饭再走。邹文俊说:“我不去修理,要耽误营业,如果修好后时间来得及,我再回来。”他骑上摩托车返回县城,拿了维修工具和设备又沿原路返回,来到离他亲戚家不远的虎形山信用社。待他更换了相关配件,再重装系统并确保正常运行之后,已是下午2点半。到亲戚家,早已饿过头的他呼噜呼噜地吃下了一大碗面条。
有人对邹文俊说,你“吃公家饭的”连饭都吃不上,拜年也没时间。他笑着说:“做维修员,就应该随叫随到。” 随叫随到,要做到这四个字看似容易,背后隐藏着的却是不能按时吃饭、不能按时休息,甚至不能安心过节。而也就是这四个字,让邹文俊在让平凡的岗位上,闪烁着不平凡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