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1月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工作重点是提高公众的消防意识和技能

本报记者 李彩琴

  今年1到9月,我国共发生火灾12.4万起(不含森林、草原、军队、矿井地下部分火灾),死亡1063人,受伤672人,直接财产损失约7.2亿元。我国火灾形势严峻之势可见一斑。公安部消防局局长郭铁男在总结当前消防工作形势时说:“消防工作机遇前所未有,仍面临长期挑战;火灾形势总体平稳,但依然严峻”。

  近年来,虽然没有发生恶性群死群伤火灾,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建设规模成倍扩大,民营经济体遍布城乡,工种密集场所大量增加,多类火灾隐患大量存在。可以说在较长时期内,我国仍将面临火灾持续增长、发生群死群伤火灾的压力和风险不断加大的局面。据国家抽样火灾原因统计表明,90%以上是违反消防法律、法规,违反公共道德,违反消防安全规律造成的。这一系列触目惊心的数据告诉我们,目前我国社会消防安全意识和抗御火灾的能力相对滞后。

  而郭铁男局长在分析火灾隐患如此严重的原因时说:我国的火灾隐患既有历史遗留、长期积淀的“老大难”问题,也有伴随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进程新出现的不安全因素,既有存在于一个建筑、一个场所具体的火灾隐患,也有由于一个城市、一个地区公共消防设施缺失、安全布局不合理造成的带有根本性、长期性和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其主要原因有4点:一是历史遗留的“老大难”火灾隐患与违反消防安全客观规律建设造成的先天性隐患大量存在,尤其是“三合一”建筑整治难度大。二是一些地方未能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消防安全关系,甚至以牺牲公共安全利益为代价发展经济,减少消防投入和消防设施建设,滋生新的火灾隐患。三是一些单位或业主消防法治观念薄弱,火灾防范措施不到位,消防安全意识薄弱。四是公民安全素质较为薄弱。

  针对这样的问题,今年的消防宣传工作要做怎样的变化呢?

  体验式增强公众消防技能

  公安部消防局宣传处雷进德参谋向记者介绍了今年全国“119消防日”宣传活动的总体情况。目前全国各地区、各单位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宣传消防安全知识和“生命至上、平安和谐”的理念。记者注意到,这些活动中有以下几个亮点。

  这次宣传活动,把提高社会成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增强社会防控火灾能力和确保火灾形势的稳定作为切入点,真正把消防安全知识送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北京海淀消防支队以“119”消防宣传为引线,于11月4日在海淀区中关村西区广场举行消防宣传“进企业”大型活动。在中关村西区广场大厅进行了消防演习活动,演习结束后,还向现场群众发放了海淀区消防安全知识讲座光盘、《家庭防火40问》、消防宣传进企业挂图及消防扑克等多种宣传材料,并亲自向现场的群众解释消防工作的有关政策,讲解家庭防火的小知识、小窍门等。

  而体验式的消防知识学习也让更多的公众“感同身受”消防安全。在这次消防宣传活动中,很多有条件的城市都发挥消防博物馆、教育馆和消防站等固定消防宣传阵地的作用,大力宣传普及消防安全常识,尤其是突出了灭火和自救逃生技能的体验教育。上海新开的消防博物馆就有了专门供参观者学习、感受消防知识的体验馆。

  而在其他城市,也有一些新的方式来宣传消防安全。近日,贵州省遵义市公安消防支队专门印制了五千份消防邮政贺卡宣传资料,这批资料将在近期免费发放到市民手中。这批邮政贺卡宣传资料主要设有农村防火常识篇、灭火常识篇、逃生自救篇等方面的内容,涵盖家庭、公共娱乐场所、企业单位、学校、易燃易爆场所等内容,详细介绍了针对不同场合、不同火灾的预防和逃生技巧。在内容结构上,资料不仅印有消防小常识、防火提示、灭火技能等知识,还印有贴近群众生活的消防漫画、图画等,使传单既通俗易懂,又容易保存,而且即使是不认识字的老人和小孩,看到鲜明的卡通图画,也能学习到消防知识。

  湖北襄樊市消防支队利用网络方便、快捷的优势,在网上开设119消防博客,为广大人民群众搭建网络学消防平台。自11月1日,119消防博客开通以来,受到良好反响,点击率已经过千次。博客共分为119宣传月活动动态、宣传标语、消防常识、火情通报、消防图片、给我留言六大板块。

  《突发事件应对法》体现“生命至上”

  近日,由广东省广州市应急办牵头组织的《突发事件应对法》学习宣传月启动仪式暨现场咨询活动在北京路举行,上千群众参加了活动。市消防局搭制起模拟烟热逃生帐篷,有老人捂住鼻子钻进去体验一把……据了解,在宣传月中,还将围绕应急知识、急救常识、自救与互救基本技能、预防与避险、基本逃生手段和防护措施等内容进行宣传。

  根据《2006年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情况(摘要)》,2006年,我国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起数以及造成的死亡人数较2005年均有较大幅度下降。事故灾难方面,生产安全事故灾难数量和造成的死亡人数有较大幅度下降。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成效显著,火灾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均有较大幅度下降。

  本月初,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开始施行。该部法律中涉及台风、地震、矿难这类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的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据了解,《突发事件应对法》包括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法律责任等内容,该法最大的亮点就是把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准备放在优先位置,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同时,法律不光规定了政府负有统一领导、组织处置的主要职责外,也规定了社会公众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要求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义务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同时法律也非常注意公民权利的保护。

  目前很多地方都在进行《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宣传,可以和“119消防日”宣传结合起来,采用多种形式,增加体验式的方式,增强公众的消防安全意识。调查显示,我国近三分之一的居民、近一半的学生缺乏自救逃生知识。而目前我国国民安全教育尚未形成健全体系,在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和就业培训中加入安全内容,举办各种提高防灾意识的活动,已成当务之急。同时,也可以借鉴国外一些对于危机的做法,对公众的预防文化建设工作摆到高于“专防、技防”的地位。发达国家在它们的大中小学校里,就有关于安全教育、避险和急救知识的课程;法国24小时开通115免费电话,让陷入困境者寻求“社会急救中心”救助。 

  要体现“生命至上”的理念,就得让全体公共都行动起来,意识到自己在火灾来临时需要具备的责任和能力,从而冷静判断,沉着应对,尽量保护自己和他人,把事故伤害减到最小。这才是“119消防日”宣传的最终目的。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