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疆天气转凉,棉花采摘季节即将结束,数十万来自外省的拾花工陆续离疆,西部最大的季节性劳动力转移潮显现,当地交通部门采取诸多措施,应对拾花工返乡高峰。例如乌铁局今年冬运为了方便广大采棉者的返乡需求,开通了首趟农民工专列——石河子至重庆的临客L334次列车。不仅使来新疆打工的摘棉农民工走得了,而且还走得好。
无疑新疆巨大的产棉量决定了这一现象,日前有数据显示,新疆棉区的百万担棉花生产县已经达到了13个。不过,新疆的棉花企业一致认为,今年棉花产量大不如前。与此同时,现货市场成交尚可,不过各地报价比较混乱,地方328级公定提货价为13800—14100元/吨不等,需要指出的是,目前的现货成交情况还远远谈不上活跃,纺织厂采购欲望不强是原因之一。
针对目前的这种市场情况,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供销社相关人员近日表示,目前的市场价格属于“理性范围之内”。从目前市场情况来看,皮棉价格超过15000元/吨太高,少于13000元/吨则太低,因此,14000元/吨左右的价位属理性范围之内,棉农利益已经得到保证。据兵团供销社提供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新疆兵团已收购籽棉240万吨,加工皮棉45万吨。从10月15日开始,新疆兵团棉花陆续上货、清运,截至目前,已售出棉花70万吨。(本报实习记者夏蓓蓓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