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身着唐装,手捧茶壶的南京大学著名教授康尔,在央视《百家讲坛》完成了4讲“紫砂神韵”节目的录制。他表示:“能够借《百家讲坛》这个平台宣传江苏,介绍南京的传统文化,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康尔系南京大学文化艺术教育中心主任,对影视、话剧、小说等文化、艺术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均有研究,他创作的40集电视连续剧剧本《紫玉金砂》已由央视投拍。
作为首次亮相《百家讲坛》的南大教授,康尔要求自己以妙趣横生的方式,讲述宜兴紫砂与儒、道、释等传统文化的关系,力求生动,通俗易懂。 康尔说:“我研究紫砂茶壶很多年,收藏名家的壶也有百余把。只要好看、有趣、有韵味的壶,我都会收藏。这次走上《百家讲坛》,我可是悉数亮出自己的家底啦。”前期筹备中,他与《百家讲坛》摄制组来到宜兴拍摄了大量名壶实物。在节目中,当康尔如数家珍地讲解着紫砂神韵时,荧屏上就会出现观众平日里难觅的“宝壶”真容,让人眼界大开,真切地感受到壶中确实有神韵、有乾坤、有方圆。
康尔在节目中表示,紫砂茶壶的登场,推动了茶文化的转型与发展,并最终成为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连续4天的讲解中,康尔讲述了“紫砂壶作为喝茶工具的神奇之处”、“紫砂壶的兴起、发展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等内容,他把小小的紫砂壶里所蕴含的中国文化,表述得淋漓尽致。
康尔说,每一项文化遗产的背后,都有许多有趣、有意味的故事,更有深厚的、不为一般人所熟知的内涵,这就需要学者们去研究、去揭示、去传播。“讲完紫砂之后,我还将讲述云锦、玉器、古琴、昆曲等文化遗产背后的故事,揭示人类共同的财富之中蕴藏的文化意义与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