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1月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突破绿色壁垒
广交会参展茶企出口普遍增长


  据新华网消息,在第102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上,中国茶企面对近年来国外不断设置的“绿色壁垒”,大力提升产品的工艺和质量,有效突破了各种壁垒。本届广交会茶企普遍反应成交活跃,出口增长。 

  2005年8月,欧盟启动新的农残检验标准;2006年5月,日本将进口茶叶残留检测项目增加到276项;2007年4月,欧盟检验标准再次抬高,增加10个项目限量。三年三座“绿色壁垒”接踵而来,中国茶叶出口一度面临危局,然而参加本届广交会的茶企业却普遍反映今年出口量都有大量增加。 

  厦门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副经理蓝基财表示,今年光是对日本出口就增加了20%,公司的乌龙茶和绿茶出口重新回到了增长的轨道。 

  安徽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经理叶福明说:“先行一步,让我们受益匪浅。”出于对贸易风险的警惕,公司在4年前就开始着手完善“基地备案”制度:茶农的耕种、用药、除草、采摘,一系列“农时记录”汇成整套追溯体系。据叶福明介绍,日本农残检测标准提高后,公司接到的日本订单却更多了,今年对日出口增加了20%~30%。公司主打的“祁门红茶”“茉莉花茶”在日本、欧盟销量旺盛,预期在本届广交会期间就有几百万美元的成交量。 

  绍兴御茶村茶叶有限公司销售经理杨敬勇表示,为了保证茶源卫生,公司自己管理12000亩茶园,指导茶农耕种用药,并与周边农业用地严密隔开,防止土壤污染。茶叶加工厂就建在茶园里,杜绝了铅、铜、镉等重金属的污染,实现了“产、供、销”一条龙,将茶源风险降到了最低。 

  “针对中国茶的壁垒会慢慢消失。”杨敬勇说,“这不光要我们一家努力,而要整个行业一起行动,为‘中国制造’正名。” 

  据了解,上半年中国茶叶产品出口达99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在非洲销量最多,为6.98万吨。(杨光 车晓蕙)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