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新组织就是要提高农民、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实现与大市场、现代金融服务的联结。城乡一体化关键就是通过市场的手段来实现城乡经济的要素和产品的交流。
发展农村新产业方面,农业发展的趋势是企业化、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标准化和品牌化,最终实现现代化。因此,农村金融除了在继续提升小额信贷、支持农民日常生产活动的基础上,目前要更加关注支持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培育一村一品,让每个村庄形成一个特色的产业,成为支持农村经济的基础。,
当前农村的问题,主要是分散的农民、农户和小规模的生产与大市场、现代金融服务不能有效地衔接,因为这种小生产者还不是市场意义下的竞争主体,不具备竞争的信息,不了解市场。养猪也好,种粮也好,价格的市场波动风险主要靠农民来承担,而农民大都是小规模生产,在价格方面没有发言权。
如原来政府垄断的粮油公司,垄断了某县某乡的粮食收购,说什么价就是什么价,农民是价格的被动接受者。大量小的、分散的生产者跟大的客商没有竞争的可能性,处于不对称状态。于是,市场只要有风险,生产者就承担全部风险。
因此,必须把生产者组织起来,通过各种专业协会、龙头企业联接农户,与产品需求者竞争,或通过建立远期合约等各种手段来保护生产者的利益,或者统一提供技术服务,统一提供供销服务,统一提供良种服务,统一维护权益,统一提供管理服务,使大量分散的农民在统一的服务之下,形成相应的规模。大量分散的小规模经济的弊端,通过组织化可以大大地改良。凡是形成了中介组织,也就形成了防范风险的某种条件,就可能积极争取贷款,去发展生产。所以通过贷款的手段也可以促进新组织的形成。
只要有一个协会,这个协会垄断了市场,就把握了市场,市场有定单,就有了某种还款保证,就可以获得贷款。通过信贷手段,使专业协会更具有组织能力和影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