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1月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企业的安全工作更有目标了
——访全国大钢协会秘书长万成略
本报记者 董兴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安全生产和其他一些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在部署社会建设任务时,明确提出要“坚持安全发展,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要“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那么企业如何理解贯彻十七大精神呢?日前,全国大钢协会秘书长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记者(以下简称记):请您谈谈对于十七大报告的感受?

  万成略(以下简称万):听完胡锦涛总书记做的报告后,感觉很振奋,觉得对于安全生产领域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契机,因为这个报告为中国的安全生产向更高水平迈进指明了方向。

  记:把安全生产和群众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这是不是说明安全生产地位的上升?

  万:在此次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中,把安全生产与群众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就是一个明确的信号,安全生产已经上升为民生的问题,即安全生产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发展,民众幸福的问题。安全生产的外延更加广泛,内容更加具体可知,为企业的安全生产定准了基调。

  记:此次报告把重特大事故专门提出来了,这意味着什么?

  万: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最近几年安全形势总体上还是趋向好的方向,但是因为发生了一些重特大事故,给本来已经好转的安全形势增添了不和谐的音符,严重打击了安全工作者的积极性,所以,我认为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安全生产中一定要强化安全管理和监督,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就是明确了遏制重特大事故是下一阶段安全工作的重心,必须从管理和监督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为,重特大事故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是背道而驰的,也是一个严重影响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问题。

  记: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并不单单指的是安全生产领域,那对于安全生产领域来说有什么样的指导作用呢?

  万:报告中提出要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当然不是单单指安全生产领域,但是能在这个报告中专门提出这个问题,实际上已经把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上升了一个高度,因为一些重特大事故和社会突发事件之间不是完全没有联系的,恰恰相反,它们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例如1996年包钢发生的大地震和煤气停供等问题,正是由于企业的应急管理和政府的应急管理配合默契,才使得包钢的安全生产没有出现重大事故。

  同时,报告中专门提出完善突发应急事件管理机制也给安全生产指出了事故的解决渠道,因为安全生产事故具有偶然性,它总会在人们不经意间发生,所以必须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因为应急管理是个长期的准备工作,只要做好应急管理工作,即使发生了安全生产事故,也可以减少损失,避免事故进一步恶化。

  记: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和企业的发展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万:把企业的发展和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联系在一起,这是为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道路。也就是说我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把经济效益与安全工作直接挂钩,现在企业追求的生产效益是一种更高级的效益,是纯洁的、环保的,如果是带有血泪的经济效益,那将没有生存的空间,早晚会被淘汰。总之,保障了人民财产安全的发展才是更加有前途的发展,才是更加持续、更加有意义的发展。

  我国的钢铁行业这几年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发展的速度和质量都让人瞠目,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尽管钢铁产量屡创新高,但是冶金行业的安全事故率却没有明显上升,这是我国钢铁企业的骄傲,证明企业领导在发展的同时没有忽视企业的安全和职工的健康。不过,以前只是知道应该把安全工作做好,但是没有一个理论性的指导,现在就好了,把企业的安全生产与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联系在一起,这就使得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更有意义,更有目标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