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0月2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北京每年至少建20处地震及应急避难场所


  本报讯  北京的中心城每年要建设20至30处应急避难场所,2010年前将完成所有大型避难场所的建设,基本满足市民疏散避难的需要。其中要求紧急避难场所面积不小于2000平方米,市民步行5分钟至15分钟即可到达。 这是记者从北京市规划委日前公布的《北京中心城地震及应急避难场所(室外)规划纲要》了解到的。纲要对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配套设施进行了规定,提出要保证全部用地无障碍化,安装无障碍洗手间或专用厕位。据了解,应急避难场所可适用于多灾种,如火灾、水灾等。按照用地分类,避难场所分为紧急避难场所用地和长期(固定)避难场所用地。(本报综合)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