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生态文明
报告摘要: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茶人解读:
茶叶专家、中茶公司原董事长 于观亭:
莫因“大”面积 伤了“小”环境
近几年来,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尤其在一些茶乡,生态茶园成为现代茶叶耕地的新型建设模式。如安徽九连山的“以鸡养茶”,贵州凤冈的“以猪养茶”等,通过生态循环,形成链状经济。与此相比,部分茶乡单纯追求大面积茶园,则损害了茶园小环境,事实也证明,这并不利于茶园的可持续发展。
在几届全国茶业会议上,许多领导都曾在讲话中提到:1958年毛主席在安徽提出:“今后要在上坡上多多开辟茶园”。这一指示曾为我国茶产业开辟了大量优质的山间茶园,高林矮茶形成了良好的生态小环境。然而,目前许多平地上的单一过大面积茶园,并不利于茶树生长,其中的病虫害、水土保持等都将成为问题,因此,在市场需求无农药、化肥残留的绿色食品茶、有机茶时,这样的茶园就很难适应了。
胡总书记在十七大的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将生态建设放到了文明的高度,这说明我国对生态建设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也越来越重视,对于茶业而言,这具有重大意义。它将在一定程度上纠正某些区域片面追求大面积茶园短期高产量,却不利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错误理念。
贵州凤冈县茶叶协会秘书长 任克贤:
以“猪-沼-茶-林”推动生态茶业发展
十七大报告中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坚定了凤冈“建设生态家园,开发绿色产业”的信心。
近几年来,凤冈县在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中,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以生态经济富裕百姓,留下一片碧水蓝天的发展构想。“猪-沼-茶-林”循环经济模式正是建设生态经济的突破口。
一直以来,凤冈始终是欠发达地区,典型的农业主导型县域经济,但具有较为突出的发展优势,即生态环境优越,无工业污染,到处是清山秀水,森林覆盖率高。目前,“猪-沼-茶-林”循环经济模式和清洁化的茶叶生产正在逐步实施。利用养猪过程中产生的粪便生产沼气,供应无污染能源,以制沼残渣作为茶园生态肥原料,茶林间种,同时以这一循环经济模式推动生态旅游业发展,使凤冈的生态与经济达到最佳的结合,使旅游资源更加丰富,生态文明更加充实。
湖北竹溪县委书记 贺盛有:
退耕还林 圆竹溪生态富民梦
长期以来,竹溪一直是国家级贫困县,7年前,我县被国家列为退耕还林试点示范县,并从此开始了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封山育林,大大改善了县域生态环境。县委借助退耕还林的优惠政策,帮助茶农、茶企在不断扩大茶叶种植面积的同时,注重茶叶质量管理和茶叶品牌建设。目前,茶产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到20%,并初步形成了“户户有茶树、村村有茶园、乡乡有茶场”的产业规模。2005年3月,国家林业局授予竹溪县“中国茶叶之乡”称号。
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因此我相信,今后一段时期,将有更多支农惠农政策出台,这对竹溪茶产业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新形势下,我们将努力发挥传统绿茶产区的资源优势,提高茶叶资源综合利用率,提升茶叶产业综合效益。力争到“十一五”末,把茶叶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使茶叶成为富民兴县的特色产业。
关键词:民生
报告摘要: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茶人解读:
中国社科院茶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 陆 尧
茶艺师安则茶馆业荣
中共十七大强调民生问题,引起我一番思考。这些年,和茶馆业一起摸爬滚打,深知茶艺师的重要性。他们把青春年华中最好的时光和第一批积蓄献给了茶馆业。
每当我看到红红火火的茶馆时,就会想起尹智君、谭波、袁勤迹等优秀茶艺师。我知道,茶艺师们有奉献,有追求,也有需求。他们中的老板需要买第二套房、建第二个店、有员工储备;他们中的员工需要拿高一级的学历和职称等。
我也知道,政府在关心茶艺师们。如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把三级以上高级茶艺师确认为高级职业技能人才,并为他们办理城市户口提供方便;陕西省政府对茶艺专业招生给予财政补贴等。
当然,茶馆业的民生问题还包括消费者能否享受更多更好的产品、环境和服务。这需要政府、企业、员工三方面共同努力。
茶馆业的发展,离不开茶艺师的稳定。现在,有了重视民生的大环境,茶艺师的稳定与发展就更有保证了。希望茶艺师们抓住历史机遇,在为茶馆业继续贡献青春的同时,更快地成长;也希望茶馆老板们更加重视员工的培养。
关键词:文化大发展 大繁荣
报告摘要: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茶人解读:
上海国际茶城董事长 叶石生
以推动茶文化繁荣为己任
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胡总书记的报告高屋建瓴,对我们茶行业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目前,在强手林立的国际茶市,我国茶业正面临着新的挑战。振兴茶经济,这是时代赋予我们当代茶人的历史使命。努力改变中国茶业小规模、分散化的现状,走出市场待开发的产品阶段,打造属于中国的强势品牌。此外,有了茶文化的参与,中华茶业才能发展成为大茶业。胡主席关于“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的提法极大鼓舞了茶人的心。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茶的道艺、茶的情操符合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同时也符合当今社会“以人为本”的大思潮。我们应继承与发扬中国茶文化的优良传统,并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茶精神家园,努力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张帆 组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