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7年10月1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科技创新夯实安全基础
——山东龙矿集团北皂煤矿科技兴安工作纪实

  山东龙矿集团北皂煤矿位于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山东半岛龙口市境内,是我国第一座现代化的海滨矿井,也是中国第一座实施海下采煤的矿井。作为龙矿集团主力生产矿井,北皂煤矿投产于1983年12月,2005年6月开始海下采煤试生产。近年来,北皂煤矿大力实施了以人为本的科技创新工程,为矿井安全生产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为企业发展开辟出广阔的空间,矿井科技水平、综合实力、综合素质显著提升,安全生产连创记录。

  科技创新夯实安全根基

  企业发展,科技先行。作为龙矿集团主力生产矿井之一的北皂煤矿肩负着安全生产和科学发展的重任。为了确保完成集团公司下达的安全生产经营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北皂煤矿从打破制约矿井发展的瓶颈入手,先后对矿井生产、运输、提升、通风、供电、排水、地面生产系统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技术优化和改造,为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

  近年来,随着矿井采场向深部转移、开采难度增加,员工劳动强度也不断加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北皂煤矿逐年加大科技投入的力度,引进和采用了全新的综采放顶煤设备、水射流除尘风机、水电联动闭锁装置等一大批既能保障安全生产、降低劳动强度,又能提高生产效率的设备和设施,创造出人本化的作业条件,为安全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数字浪潮助推科技安全

  掀开21世纪多彩的面纱,信息化浪潮扑面而来。北皂煤矿紧紧抓住这一大好机遇,踏着数字化发展的浪潮,全力打造一流的信息化矿井,用现实诠释科技保安、科技兴煤的真谛。他们围绕矿井安全生产,特别是海下采煤的安全发展,大力实施了信息化建设工程。

  矿井建立起现代化的调度指挥中心和监控中心,安装了安全生产监测系统、束管监测系统、瓦检员巡检系统以及顶板压力监测系统,创造性地将工业以太网技术引入到井下,搭建起以百兆工业以太环网为总平台的煤矿“生产过程自动化、安全监控数字化、企业管理信息化、信息管理集约化”的四大信息化平台。通过覆盖全矿井下所有作业地点的300多个测点,对井下瓦斯、风速、风量、温度等安全环境参数和风门、风机、机电设备运行状况进行动态监测。井下一旦发生异常现象,可以适时在调度指挥中心、监控中心、计算机、手机上显示报警信息,为安全生产提供可靠的保证。

  为了解决煤矿用人多、效率低、管理粗放的问题,北皂煤矿充分发挥信息自动化的作用,对生产流程和环节进行了改造,先后实现了东风井、海域中央变电所、海域泵房和轨道运输系统的远程自动化控制。并在海域第二个工作面进行了生产自动化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煤矿生产自动化的经验。

  人才战略成就科技兴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近年来,北皂煤矿着力创造育才、引才、留才的环境,通过建立并推行技术后备岗制度、首席工程师考核管理制度和评审实施办法等,提高全矿人员整体素质,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

  前年,北皂矿举行了首届首席工程师聘任仪式,经过基层单位推荐、专业考核评议、组织审查核定,6名技术人员脱颖而出,成为首批首席工程师;去年又聘任了第二批首席工程师。这一制度的实行,为广大技术人员打造了一个“选贤任能、人尽其才、能上能下”的公平竞争平台,充分调动了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矿井的发展储备了人才,并在全矿营造了“学知识、学业务、学技术”的浓厚氛围。

  针对专业技术人员短缺的现实,北皂煤矿积极组织了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外出考察、调研、学习、培训。同时,该矿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扩大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近年来,他们先后聘请了中国矿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煤炭经济学院等许多知名的通防专家、支护专家来矿讲课,与中国煤炭科学总院、济南设计院等科研院所保持了良好的业务技术合作关系,在产、学、研相结合上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和探索。

  通过这样的努力,综采技术在“三软”岩层的应用、二水平开拓延深工程优化及应用、煤经济可采层的论证、综采放顶煤技术的应用等一大批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为安全生产搭建了科技平台,有力地促进了安全高效矿井的建设。(董兴 丁广冉 柳玉兴)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