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上午,一年一度的中国(北京)国际茶艺博览会在北京中国国际贸易展览大厅隆重开幕。在汇聚了海内外260多家参展商的展厅内,各家厂商代表借机各显身手,充分展示自身的魅力,寻求合作机会。
展销
茶区地域文化最引人
由于前段时间普洱茶在原料大涨之后又经历了售价大跌,今年到会参展的普洱茶企业并不多见,除了勐海茶厂等少数实力较大的普洱茶企业继续租下大展位进行展示外,其余普洱厂商多半都不成规模,且各家普洱厂商在本次茶博会上均没有特别的策划及宣传活动。相反,往年会场上表现并不突出的贵州、湖南和安徽的参展茶商倒是占尽了风头。而其中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将当地民俗文化融入到展台上,充分展示茶叶的历史文化内涵。
在大会主会场入口处,来自安徽的4家企业以4间独立木阁的形式一字排开,青灰的色调和精细的格调勾勒出徽州独有的传统文化特征。虽然,在整个展览馆中,这里的规模并不算最大,但人气却要算得上是最好的一处了。而这里之所以能够如此吸引人,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这4家企业正是今年4月份中俄国家年上,我国国家领导人向俄罗斯总统普京赠送“国礼茶”中四款茶品的提供单位。这样的宣传亮点,直接供茶的单位没有错过,主持“国礼茶”甄选工作的单位之一中茶公司也是紧紧抓住,为了突显其“国家队”的概念形象,他们不仅在偌大的展位内悬挂上了中俄国家年上国家领导人赠送茶礼场面的照片,还在展台上展示了部分相关产品。
和中茶公司相比,来自安徽的4家企业要显得弱小得多,但是它们也不失时机地切入“国礼茶”主题,并以此为线索,引出徽州茶叶和徽州商人、徽州文化的深厚历史渊源以及独具魅力的徽州风光,在精细上下足功夫。来此参观的专家和客商对他们的布置装饰非常认可。
在其中一家叫“黄山芳生茶业有限公司”的展厅里,记者看到,这里除了摆设有该公司的各类造型茶以外,也在展厅布置中原样照搬了徽州人家的家具摆设——在厅堂条案的右边摆放一只瓷瓶,左边立上一面明镜,当中是一座闹钟,意味着,以营商为业的徽州人家“终身(钟声)平(瓶)静(镜)”。这样的摆设确实也吸引了不少人。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很多参会领导、专家、外国友人以及普通百姓看到这里的景象,都对徽州的独特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徽州茶叶也充满了无限向往。
在与4家茶企业展位正对着的是来自贵州的展团。水族的木楼、苗家的水酒、布依族的染布、岜沙汉子肩上的猎枪、少女头上丁当作响的银饰,让人品着贵州茶,仿佛已经置身于神秘的贵州深山之中了。同样地,这里也成了最吸引观众的一个展区。
价值
同一个平台,不同方式不同效果
记者从4家“国礼茶”提供单位负责人那里了解到,虽然这4家企业的展位彼此紧邻,看似是以“国礼茶”展团的形式出现,但是实际上却是各自独立和茶博会组委会交涉的,彼此之间并没有太多联系。因此,对于他们在今年茶博会上的风光,有人便直言是沾了国家大事的光,并对他们在明年茶博会上能否继续如此风光表达了怀疑态度。
和安徽茶商单打独斗不同的是,来自贵州的队伍显然要庞大和有组织得多。据贵州展团的负责人,来自贵州省农业厅经作处的胡处长介绍,贵州茶叶虽然品质优异,但是品牌力量却非常薄弱,且缺乏龙头大企业,省里规划要将茶业作为全省的龙头产业来抓,在进行对外宣传的时候,就采取了“狼群战术”,让众多相对有实力的企业组成方队集体进行宣传,政府作为组织者将承担其中的大部分费用。胡处长同时介绍说,省里是下了决心要搞茶业的,这次来北京,就是由省委副书记王富玉亲自带队,因此,大家士气都很高。
如果说贵州展团的战术是“群狼战术”,那么湖南展团的战术就该是“雄狮战术”了,湖南的一位茶商这样说。和贵州展团由省委副书记带队相似,湖南展团是由省人大副主任带队,而他们所主推的是湖南省茶业有限公司等比较有实力的大企业,并主推湖南特产的黑茶。其发展大企业和优势茶类的用意,显而易见。
与前两年浙江茶叶展团的强大阵势相比,今年茶博会上,浙江人的展位显然要少了很多也小了很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浙江茶商放弃了北京茶博会。在开幕式前夕,记者的几位浙江安吉茶商朋友便和他们刚刚履任的副县长来到了北京,参加茶博会,而在本次茶博会上他们却并没有租用展位。这位安吉茶商介绍说,他们每年在哪里搞活动都有整体布局上的安排,虽然今年没在北京茶博会上展示,但是,茶博会作为全国做得比较好的茶叶类展销会,依然是他们获取信息和学习的重要机会,这次和领导一起来,就是要考察一下茶博会的组织情况和其他展商的运作方式,为以后更好地参与北京茶博会做足准备工作。
不管对什么事情,总不免有不同的看法,对于北京举办的这次茶博会也是这样。但是,对于北京茶博会搭建的国际视野和宽广平台,大家的认可程度还是很高的,用一位茶商的话说,茶博会的平台是大的,能不能从中获取价值就要看企业如何去运用这个平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