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东山县是我国著名的芦笋生产基地县,笔者从该县“罐办”和罐头原料公司了解到最新统计数字:东山县自4月下旬芦笋采收登场到7月底止,总产量725万公斤,比去年同期增长30%;总产值745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0%,笋农增加收入1450万元。这是该县1993年芦笋市场全面放开以来,首次出现的产销两旺、收入增加的喜人景象。
东山县是个海岛县,1979年在当地供销社大力扶持下试种芦笋,最多时种植面积达4万余亩,成为该县的经济支柱产业。
后来由于芦笋收购价格低迷、芦笋加工产品品种和销售渠道单一等多种原因,不利芦笋生产、购销、加工的问题日益凸显。芦笋种植面积、产量、质量大不如前。目前全县芦笋种植面积只有1.6万亩,其中投产面积1.3万亩。
去年以来,国际市场对芦笋需求量增加,加上北方笋区几年前受自然灾害影响,芦笋大幅减产,导致市场供不应求,因而芦笋种植业东山再起。
东山县供销部门一如既往,倾尽全力为芦笋产前、产中、产后提供“五大服务”。
一是深入调查研究,增强重农意识。县供销联社及其所属罐头原料公司组织人员深入农村、工厂,进行走访调查,摸清了一些社会各界所关注的基本情况,撰写调研文章《东山县芦笋加工业不景气成因》,为领导了解芦笋加工业现状提供参考依据,唤起有关部门增强想农、重农、帮农意识。
二是多方组织收购,促进产销两旺。县供销联社服务芦笋产购销的职能单位罐头原料公司,多方联系、组织收购。国内外要货订单纷纷而来,生产的芦笋罐头销售一空,没有压库情况。
三是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增加笋农收入。供销社充分发挥组织、网络、设施、经验、服务等方面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围绕芦笋产业,构建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指导生产,联系销售,帮助笋农增收致富。继去年牵头创办1家芦笋专业合作社之后,今年4月又兴办了1家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把专业合作社建成为民、便民、利民服务载体。芦笋专业合作社成为笋农的紧密型利益共同体,今年早季帮助笋农增加收入近百万元。
四是提供物质保障,创新服务内容。供销社充分发挥农资供应主渠道作用,多方采调芦笋生产必需物资,保量应季、保质稳价做好备供工作。仅上半年供应各种化肥10719吨,同比增加25.21%;农药72吨,同比增加30.55%。同时,供销社开展预约订货、科技咨询、延时服务、快车送货等便民服务。
五是开展信息服务,拓宽芦笋销路。县社“农副产品流通信息服务中心”积极将东山县芦笋产销信息及时通过“阳光创业网”、“东山供销网”发布。同时,建立一支10人信息员队伍,定期采集信息。今年头7个月,发布信息近400条,促进芦笋罐头大量出口,调动了农民种植芦笋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