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卷烟店在北京林立,他们的销售情况各有不同,而作为这众多烟店的老板,他们的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为弄清楚这一状况,记者专门走访了卷烟零售户,听听他们的说法。
在采访中,大约有30%的零售户声称由于烟店遇到很大困难而使生意十分吃紧,所以根本没有想过以后会有什么发展;有15%的零售户声称顾客稀少,无所事事,所以听天由命;有20%的零售户则忙碌不已,也并无其它发展的想法;另有35%的店则宣称生意一般,也是安于现状。总体看来,烟店老板对今后的卷烟销售似乎没有太大的热望。
记者在朝阳区东部进行调查时,就有烟店宣称:“这里要拆迁,我们说话就得搬走。正由于要拆迁,我的烟草专卖证又下不来,卷烟进货量又少得可怜,所以只好去别的烟店批一些货,但又时常会遇上假烟。为了不让那些来我店买烟的常客失望,也只好就不去外面批货。这当然让我们发愁了,还想什么今后的发展啊?”同样的问题问及另一家即将拆迁的烟店时,烟店老板对记者说:“拆了之后,到别处开烟店去。至于具体在哪里开,现在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呢。”记者又去了一家很普通的杂货店,这里的店老板说:“卖烟根本挣不了多少钱,主要还得靠其它商品。虽然烟卖得少,那也得凑合着卖啊,因为毕竟还有一些固定客户呢。至于以后怎么样,我连想都没有想过,先解决当前的问题才是关键啊。”
记者来到一家较大的中国烟草店采访时,店里的伙计说:“平时这里的顾客非常少,我们没事就只是在屋里看电视,看报纸,喝喝茶。而且现在的烟价格都涨了,所以卖的话利润也很少,买的人更少啊。我们店已经开了半年了,到现在也只能凑合维持着。” 而在一家高档卷烟专卖店中,记者看到店里只有一个女会计在桌前认真地计算着什么,在店的里屋还有几个店员正在玩牌。记者试图问那个女会计一些问题,她婉言谢绝,称手里的活很忙。看来,这家店也没有多少人气,要不然店员怎么会那么悠闲呢?
当然也有些烟店不那么清闲。在一家名烟名酒店里,记者发现柜台上有好多新上的卷烟正准备放到货架上,老板旁边的伙计正不断地给新来的卷烟登记。当记者问他们对未来有什么打算和期望时,他们连头也不抬地说:“我们也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现在很忙,我们没法多说。”
不过有更多的被调查户声称自己的店生意一般的。有许多这样的烟店告诉记者:“烟店的发展就是发财啊,挣钱不多谈何发展?现在就是做生意的收入比较稳定,得过且过呗。”
记者所采访的所有烟店几乎都对今后的烟店前景没有想法,只是顺其自然,对发展大都没有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