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和笑林有过两面之缘,巧的是两次皆因茶而起。
第一次是在北京鸿坤饭店,当时正在举行全国百佳茶馆的评选活动,笑林应邀作颁奖会主持人。熟悉的笑容,熟悉的声音,还有一样熟悉的亲和,作为知名的相声演员,笑林没有一点架子,一见面就热情地跟我们每个人打招呼。在探讨主持颁奖会事宜之余,他还向参会专家请教了许多他正主持的《每日农经》中茶方面的问题。
第一次见面我对笑林的饮茶习惯也略知了一二,他可是酷爱花茶的老北京呢。再次见面,就是专程为了此次采访而来。在《每日农经》的摄影棚里,见到了刚刚录完节目的笑林。
将茶饮到酣畅淋漓
笑林告诉我们他喜欢喝茶是受母亲的影响,他说:“我妈喜欢喝花茶,老太太今年八十多了身材还是很苗条,她每天上午喝茶,要喝一暖壶水,老北京不是讲究把茶喝透了嘛。我妈还跟我说,小子呀,你也得喝茶呀!后来我就跟我妈学,也这样。”
现在每天上午只要有时间,笑林大概是要喝两个小时,喝花茶,偶尔也喝铁观音茶。
笑林说起喝茶的感觉:“喝茶喝透了以后我首先感觉有精神,神清气爽,整个人都是痛快的。这么热的天儿,早晨起来我还是会喝茶,通身大汗,汗也出透了,这样里外都透了。”
习惯成自然,饮茶的习惯嵌入了生活的流程中,将茶饮到酣畅淋漓,在生活的周而复始中成为了平淡又明亮的一抹颜色。
浓淡总相宜
“说实在话,我不像人家喝茶那么讲究,一系列的茶具呀、茶叶呀,我就是北京人,就是爱喝花茶,所以不那么挑剔,而且爱喝浓茶,浓一点的茶,刚一开始主要是是为了提神,慢慢地就发展到习惯了。”
说起浓茶,笑林笑谈起自己“醉茶”的一次经历:“有次喝‘绣球’,它不像一般的茶叶,别看就一点儿,但它冲泡开就很多,我又舍不得倒,就喝吧,结果喝多了,那感觉比喝多了酒都难受。但自从那回喝醉了以后,喝酽的也都没事了。”
总觉得酒是醉,茶是醒;但酒有酒量,茶也有茶量。茶不浮躁、不华丽、不虚张声势,在沉静、大气、波澜不惊中将一种境界酝酿到极致。酒醉得糊涂,茶却醉得清醒。
难忘茶香
在笑林记忆中最难忘的茶是在鼓浪屿喝到的铁观音,笑林说:“那次是因为跟凌峰排中秋晚会,凌峰非常喜欢喝这个茶。人家给我们演示了整套茶道,我刚要喝,他说你先别喝先闻闻,哦,我这才知道那叫闻香杯,我以前还真没闻过,一闻真的很香啊,借着这个劲儿,再喝那茶,真好喝,味儿也香,感觉也甜,还不是纯粹的甜,是甘味儿,甘甜的那种感觉非常好。”
听海、赏月、饮茶、吟诗。笔者眼前出现了这样一幅浪漫又逍遥的画面。时空流转着,而那似苦非苦,似甜非甜之间悠远的耐人琢磨的不能忘怀的回味,将思绪载到遥远而深沉的地方,那是意会言传中只有自己才能透彻体悟的感觉。对于笑林,第一次闻到闻香杯中若隐若现、缥缥缈缈、沁人心脾的茶香,就把他对茶的领悟带进又一个境界中。
茶将文化记载
现在笑林有一项主要的工作就是主持中央电视台的《每日农经》,节目经常也会涉及到茶农、茶叶销售、茶的品种,而且也对茶叶原产地的保护进行呼吁。笑林说:“我们《每日农经》跟茶业有很多交叉。我们曾经做了一期关于大红袍的节目,其实有很多地方产的所谓大红袍都是假的,因为大红袍就武夷山一带那么一点;还有一次是西湖龙井,说龙井能卖多少多少,实际上根本产不了那么多。”
问及茶文化,笑林表情略带严肃地说:“茶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好的饮料,既豪华又经济,什么饮料豪华也豪华不过茶,什么饮料经济也经济不过茶,可以说它是适应人群最广的一种饮品。茶文化里面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但茶已经形成世界性的文化了。”
茶以其特有的香、特有的味记载着中华的文化,又将这种文化传播到世界,即便是在语言不通的地方却仍能通过茶去感受。
采访结束时,笑林给《茶周刊》的读者留了一句嘱咐:“为了健康,多喝茶!”亲切的话语从笑林口中说出,是一种亲切的感动,就如同再次饮到他念念不忘的茶……
笑林,相声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自幼拜中国曲艺家刘司昌为师,学习山东快书,4岁便开始了舞台生涯。后拜相声名家马季为师。1980年与李国盛合作至今。创作、表演相声百余段,并多次获得中国相声大奖,被评为中国最佳相声搭档。1995年获“侯宝林金像奖”同时获得当代八大金像的美誉。现为中央电视台《每日农经》栏目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