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合作时报网 电子阅读 农村金融>>正文内容

农商银行支持 乡村振兴战略大有可为

    乡村振兴战略带来无限发展机遇,农商银行应始终坚持市场定位不动摇,在“创新”和“普惠”上做文章,在支持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裕上发力,不断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满足当前乡村振兴战略中日益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找准定位,服务“三农”不动

    增强战略定力。切实增强“立足本土、服务社区、支农支小”的战略定力,牢牢抓住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绿色金融的政策机遇,大力拓展绿色信贷、消费信贷、精准扶贫、个体经营、特色信贷等小微、涉农贷款业务。

    在战略上,不断坚定“支农支小”战略定力,将“三农”和小微市场作为长期坚持的方向;在目标上,要实现农户贷款调查摸底全覆盖、建立档案全覆盖、评级授信全覆盖;在考核上,要单列涉农、小微贷款计划,加大单户100万元以下特别是30万元以下小额贷款投放考核力度。

    紧扣“三农”需求。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升级,支持“一村一品”工程,以“家庭农场圆梦贷”“财政惠农信贷通”“财园信贷通”等特色产品为抓手,不断推进产品创新,对辖内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龙头企业进行逐户走访,深挖当地优势产业发展需求,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完善工作机制。优化流程下放权限,成立“三农”和“小微”事业部,各事业部对权限范围内的贷款直接审批,进一步扩大乡镇网点贷款权限;常态化制度化推进“深度四扫”,利用平台及时获得客户名单实行名单制管理;完善工作措施和机制,做好返乡农民工和农民市民化金融需求跟踪服务,与各地商会建立联络机制,不定期开展各种类型的营销活动;加大100万元以下和30万元以下贷款净增考核力度,开展支农支小最佳网点、最佳个人评比,将支农支小整体推进工作与年度评先评优挂钩。

    精准发力,无缝对接“乡村振兴战略”

    实行“两个全面”策略。全面推进信用村、镇建设,实行整村授信,对所有行政村全部进行整村授信,符合条件的纳入信用村管理,信用村和非信用村在贷款额度、利率优惠等方面实行差异化政策。整体推进坚持“政府参与、宣传动员、公评公议和对外公示”的基本原则,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和规定流程,逐户走访、逐村授信、逐一验收,将整村授信作为季度劳动竞赛重要指标。

    全面实行“阳光信贷”,将多部门联动、监督的“阳光操作”贯穿于评级授信全过程,联合县文明办、工商部门、乡镇及村委,坚持“公评、公议、公示”原则,共同开展信用村建设、文明信用农户评选、星级文明诚信个体户创评。

    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制定绿色金融发展战略规划,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切实加大对绿色农业、生态旅游业、大健康产业、绿色制造业、节能环保产业等绿色产业的支持力度,积极助推绿色崛起。对农村观光型农业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给予重点信贷支持。

    积极对接精准扶贫。不断加大经济薄弱环节和民生领域的金融服务支持力度,提高金融服务覆盖率,推广“创业式”“就业式”“受益式”等扶贫信贷模式,大力支持贫困户创业致富和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入股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做到扶贫贷款三个100%,即100%调查到位、100%宣传到位、100%满足到位,不断优化“两率”考核。

    秉承初心,持续“深耕”普惠金融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进互联网金融建设,实现“线上线下”服务渠道的有机融合,不断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及满意度。

    在柜面业务上做“减法”。推进网点转型,以自助办理、提供体验式服务代替人工服务,分步骤布放“智慧柜台”和“移动营销”平台,实现网点“智能化”改造,将开卡、电子银行签约、转账、查询、理财、挂失改密及生活缴费等多种功能集中到机器上办理,最大限度地释放柜面压力,在考核上确保自助业务单价高于柜面业务单价。

    在电子渠道上做“加法”。持续建设线下渠道,加快自助设备布放,在新的商业聚散地、人口密集区建立智能化自助网点或离行式网点;进一步拓展自助转账终端,加大“村村通”业务考核力度,不断提高“村村通”设施业务替代率,加大宣传,提高农保资金代扣代缴比例。

    在网络业务上做“乘法”。加快推广线上渠道,加快“两银”产品、“e百福”平台、聚合支付营销。大力拓展自助办贷、自助理财业务,采取手机银行渠道提供多方位金融服务,大力组织推广扫码支付、微信提现、“校园通”等网络金融产品。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