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贸促会建立海外维权机制
“近年来,在海外参展时发生的所谓中企侵权事件,其实并不是真正的侵权,而是当地企业运用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将竞争对手排除出市场的一种手段。”中国贸促会法律事务部副部长刘超日前在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说,中国作为贸易大国,已经连续20多年成为遭遇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
刘超透露,中国贸促会法律事务部新组建近两年来,逐步建立了一套出展知识产权维护机制,正在探索一条从根本上解决知识产权纠纷和贸易摩擦的路径。
多种力量形成合力共同维权
对于近年来中企在CES(美国国际消费电子产品展览会)上频繁遇到的参展问题,商务部和中国贸促会高度重视,将各大涉及知识产权的部门组织起来,专门形成了一套工作机制,为企业提供服务。
“早在2016年3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就对带杆平衡车等发布了普遍排除令,我们通过发布知识产权纠纷预警通告的方式,及时将这一信息传达给企业,告诉他们不要带这些产品进入美国。对于已经将产品运送到美国的企业,我们建议不要进行现场展示。”中国贸促会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副主任谭剑在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说,要帮助企业要避免在展会上发生侵权纠纷,提前预防非常必要。如果发生问题之后再解决,往往会造成经济损失和负面影响。
为此,在中国贸促会法律事务部的支持下,中国贸促会知识产权服务中心组织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北京市永新智财律师事务所共同编制了《中国贸促会知识产权中心—CES展知识产权工作指南》,在展前向组展单位和参展企业发放。该指南包括美国联邦及展会当地(内华达州)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及规则介绍、展会知识产权纠纷案例及问答、展会商标侵权分析等内容。
“这是我们第一次编发展会知识产权工作指南,以便让企业更系统、更详细地了解美国的相关法律和案例。”谭剑说,此前,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主要是通过口头的方式向企业传达参加展会时应该注意的事项,但是后来发现,由于种种原因,企业负责人经常忘记相关建议和提醒等,从而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谭剑告诉记者,参加CES展的企业多数是中小企业,虽然近年来企业的维权意识大大提高,但是由于费用等问题,即使发生知识产权纠纷,企业一般不会单独聘请律师,这时就需要中国贸促会把企业组织起来,帮助他们解决难题。
“为了及时帮助这些中小企业,我们建立了微信群,由专人负责,及时回复他们提出的难题。此外,我们还邀请了5位美国律师为中国企业提供免费远程服务,只要中国企业在现场遇到问题,就可以向这些律师求助,他们会给予指导。”谭剑说。
商务部和中国贸促会派遣专家、聘请美国律师在CES现场为中国企业维权,和企业共同战斗在对外贸易的第一线。
北京市永新智财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邵伟认为,商务部、中国贸促会和律所等多种力量联合起来,共同为企业编写出展知识产权工作指南、进行事前预警,到展会现场帮助企业维权,这是一种非常有益的工作机制。
规范出口行为维护行业利益
2月20日,在中国贸促会法律事务部“境外展会知识产权工作”微信群里,众群友看到了这样一个通知:“今年3月底将举办的德国汉诺威CeBIT展、4月将举办的德国汉诺威工博会,中国贸促会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企业权益保护中心等将去现场进行知识产权服务。对于上述展会知识产权纠纷多发领域、注意事项及往年发生的案例,如有相关意见请及时与我们沟通。”
在距离展会开幕还有1个月之时,中国贸促会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企业权益保护中心即开始向参展企业征求意见。
“今后,在容易发生知识产权纠纷的出国展会上,我们都会帮助企业进行海外维权。”刘超说,这仅仅是他们海外维权的开始,下一步计划从根本上解决频发的知识产权纠纷和贸易救济调查问题。
去年年底,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筹备成立了智能短途交通专业委员会工作组。
“这是我们规范行业发展和企业出口的一次尝试。”刘超说,我国智能短途交通行业发展迅速,集聚了全球范围内80%以上的知识产权和90%以上的产能,迸发出巨大活力。但是该行业尚无国家质量标准,在美国、欧盟等主要出口市场存在知识产权和产品质量纠纷。为此,智能短途交通专业委员会工作组正在全方位开展工作,诸如推动行业内首批国标立项、筹备首部行业发展白皮书、对接国外相关政府机构和检测组织等,使我国智能短途交通行业在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优势、制造优势和规模优势的基础上,提升国际规则制定的话语权,逐步打造“中国智造”的典型代表。
刘超表示,作为全国“双打”工作领导小组和国务院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中国贸促会希望把行业组织起来,规范出口行为、增强知识产权意识,共同维护行业利益。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