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合作时报网 文章中心>>正文内容

探索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新路径

  第七届中国合作经济发展论坛在我们美丽的红河、幸福的开远开幕了,在此,我谨代表中共红河州委、州人民政府对这一学术盛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各位领导、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是一个历史悠久、自然风光秀美、文化底蕴深厚的少数民族聚集区,是七彩云南的缩影,过桥米线的故乡,有举世闻名的世界农业遗 产、天人共建的哈尼梯田,红河还是云南近代工业的发祥地,是中国走向东盟的重要陆路通道和桥头堡。红河州国土面积3.29万平方公里,跨红河、珠江两大流域,国境线848公里,总人口450万人,有哈尼族、彝族、苗族、傣族、壮族、布依族、拉祜族等9个世居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5.68%。辖三市十县。我们所在开远市是我州“个开蒙”中心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省重要的能源、化工、建材基地和滇东南的物资集散地。

  由于历史的原因,红河州作为边防战区,经受了长时期的战争、战备和支前影响,大量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曾停建缓建。当前,红河人抓住机遇,坚持和发扬奋发图强的红河精神,以开放兼容的胸怀、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快速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2010年,全州预计完成生产总值630亿元,财政收入160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2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1亿,进出口值10亿美元。全州呈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民族团结、边疆安定的良好局面。近年来,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由农民自愿组织形成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地在红河大地上诞生、成长、壮大,全州先后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2000多个,成员达11万户,带动服务农户数达25万户,累计帮助农民实现收入26亿多元。这些遍布全州城乡,涉及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社区服务等诸多领域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活跃城乡各类专业市场的同时,激活了新农村建设的强劲动力,激发了农民群众抓好生产、追求高品质幸福生活的热情。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逐渐发展成为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推动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提升农业产业发展水平,提高农业和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农民素质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全州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过程中,开远市的合作化浪潮尤为突出。从2006年至今,开远城乡诞生了近20个农民技术协会、7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96家综合服务社,以及199家农村便民超市,全市有近50%的农户加入农村合作组织,开远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5年的2900元增加到5000多元,增长70.8%。同时,创造了多个全省、全州第一:成立了云南省供销合作社系统第一家融资担保公司、全州首家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办公室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全州首家标准化综合服务社、全州首家乡村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开远的广 大农村正掀起一股声势浩大的合作化浪潮。同时,开远市已被云南省确定为全省唯一的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地区。

  今天,在我们总结“十一五”谋划“十二五”的关键时期,引领着中国合作经济发展航向的高端论坛——中国合作经济发展论坛选择在红河州开远市召开,这既是落实国家第二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对西部地区建设支持力度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对红河,特别是以开远市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工作的最大支持与鼓励。相信有各位专家的指点,开远市的统筹城乡建设试点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本届论坛聚集了全国多位著名“三农”专家、学者,他们将以“合作经济与城乡统筹”为主题,探讨和解析当前形势下,如何更好地把合作经济与统筹城乡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问题。此次论坛的召开,对我们探索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新路径,全面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推进红河州农业农村工作,推进开远市统筹城乡发展试点,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等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让我们共同期待各位专家、学者们的精彩演讲,相信有你们的精心指点,有你们的真知灼见,我们的视野会更广阔,思路会更清晰、发展会更快更好。我们将借此次论坛的东风,加快推进红河新发展、实现红河新跨越!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