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合作时报网 文章中心>>正文内容

第七届中国合作经济发展论坛举行

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开远模式”引起关注

饶 永

  12月25日、26日,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合作指导部支持下,由中华合作时报社、中国合作经济杂志社、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共同主办,开远市委市政府、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供销合作社承办的第七届“中国合作经济发展论坛”在云南省开远市成功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统筹城乡与农民专业合作社”,邀请了多位全国知名的“三农”问题专家出席论坛并发表演讲。

  专家们在论坛上就如何在城乡统筹中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深刻地分析。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合作社的发展是农村经济社会综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再就合作社谈合作社,而应将合作社的发展有机地融入城乡统筹发展的大格局之中。

  本届论坛的主办地开远市,自2006年就开始采取“整市推进、全面突破”的战略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并于今年被确定为云南省唯一一个城乡统筹发展试点市。近四年来,在开远市委、市政府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部署,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重点倾斜“三农”,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在一系列政策和有力举措的支撑下,开远市农村的基础设施大幅改善,农民社会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农村社会稳定,农业产业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在此基础上,从2008年开始,合作经济组织在开远农村呈现出迅速发展的局面,全市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90家,近50%的农户加入农村合作组织,农民组织化程度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而开远市供销合作社则由于积极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得到了政府的充分信任和支持,在农村流通、农村金融等多个领域不断创新服务手段、经营机制,自身实力和组织网络快速发展,为自己的“二次创业”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中共开远市委书记李存贵说,在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的过程中,党委政府必须找准自身角色定位,本着支持不干预的原则,恰如其分地支持其发展。合作化需要基础条件、专业水平、综合服务,需要硬件、软件的齐头并进。合作化涉及的不仅是经济层面,同时也需要相应的社会环境、政治环境、法治环境等上层建筑的适应。据介绍,为支持合作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开远市委、市政府将推出向合作社“送人才、送土地、送资金、送项目、送房子、送服务、送荣誉”的“七送”政策。

  开远市在发展农村合作经济和供销合作社事业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引起了专家们的关注。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张晓山说,开远市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有机地融入到城乡统筹发展的大格局之中,并合作社的发展置于一个完整的政策框架之中,这是其合作经济能迅速发展的一个根本原因。合作社发展要跟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是一个水到渠成、因势利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该对农村专业合作社支持不干扰,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尤其要防止定指标、下任务,拔苗助长。合作社的发展,应以农民自愿、经济发展需要、政府鼓励、引导,但不能干预。政府最大的扶持是通过政府的法令法规和政策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确立一个法律和制度的框架。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认为,政府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路很正确,应支持合作社做好“题材”农业、“三产”农业。他指出,从欧盟小农场和日、韩等小农经济国家的发展经验看,农业将更多地与第三产业相结合。当前,我国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出现了大量对原生态、特色文化和创意体验等有着多元化需求的人群,现代农业可以充分发挥包括生态环保、休闲养生、景观旅游、创意文化和社会体验等在内的多种功能,从而使农民得到要素重新定价带来的增值收益。并指出,合作社在未来城乡统筹发展中,可以从农业的“三产化”中寻找更多的发展机会。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孔祥智、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何广文、中央党校三农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徐祥临等学者还分别就城乡统筹中的组织创新、农村本土化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演讲。本报就开远发展合作经济的经验与模式作了媒体解读。来自云南省供销合作社、红河州委州政府、红河州供销合作社、开远市委市政府以及开远各乡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近300人出席了论坛。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