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临武县以服务“三农”理念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

  湖南省临武县2014年成为全省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县以来,始终坚持服务“三农”宗旨,着重发展电子商务,不断做强供销主体、做优服务平台,积极探索适应地方的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效,供销合作社日益成为促进农业发展、农民致富、农村繁荣的重要推手。临武县供销合作社2014年和2015年连续两年在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综合改革考核中排名第一,获评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红背篓”奖;“临武县供销综合服务电商模式”得到了《农民日报》、《湖南日报》、湖南卫视等媒体的宣传报道,并在全省供销合作社工作会议上作典型推介,同时该县也成为首批全国供销合作社电子商务示范县。

  搭平台、建网络,做优服务三农体系

  一是迎进战略合作伙伴。以舜华鸭业为龙头和核心,联合林富茶油、舜湘牛业、小徐瓜瓜等地方特色农产品种养及加工经济组织和社会力量,注资1000万元成立了临武县顺民惠农服务有限公司;与湖南省鑫瑞惠民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临武县鑫瑞惠民供销有限公司,建立了“生产合作+消费合作+金融合作+信息合作”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引进湖南八万物流公司,以县城物流分拨中心为集散地,在各乡镇及村设立了24个物流网点。二是打造为农服务综合平台。投资5000多万元建设集农业生产资料批发、零售、仓储、物流、配送、技术、信息服务于一体,总占地面积23.5亩的农资大市场。启动楚江镇、南强镇、麦市镇综合商贸服务体制建设,综合提供农技服务、农技服务、水务服务、畜牧服务、金融服务等各项乡村服务。三是建立三级电商惠农综合服务体系。通过近两年的探索,初步构建起县乡村三级电商惠农综合服务体系。目前,建设了投资500万、占地面积约700㎡的县级电商惠农综合服务公司(农产品展示中心)1个;分别建成总投入200万元的乡镇电商惠农综合服务中心2个、村级惠农综合服务社21个,为农民提供政策宣传、政府购买、电子商务、农村金融、农民务工、远程挂号、车牌预订、生活缴费等多项社会化的综合服务,运行效果较好。

  育主体、活经营,做大为农服务效益

  一是领办特色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目前县供销合作社共拥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0个、社办企业7个,帮助农民实现销售收入13897万元,平均增收2000元以上。舜美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获评全国供销合作社示范社。同时,探索把惠农服务社与服务型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把社建与党建、村建(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打造党支部(村委会)+惠农服务社+农民合作社“三位一体”的组织架构,有效整合了政治资源、社会资源、经济资源,放大了组织效益。目前,贝溪村“三建合一”模式的探索实践已初显成效,示范带动了全县12个村实行党建、村级、社建“三建合一”模式。二是探索农产品网上销售新途径。为让农民手里的农产品卖得出、卖得好,供销合作社积极探索“互联网+农民合作社+农产品+消费者”的农产品网上销售新途径,取得了很好效果。如南强镇岭背塘村舜祥红薯种植专业合作社,依托供销合作社惠农公司,通过供销e家等电商平台,积极对接省内外市场,产品供不应求,使红薯干找到了大市场、卖了好价钱,带动102户贫困户人均年增收1万元以上。三是积极推进“产销对接”。以“公司+基地+农户”的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进行管理,积极申报办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市场对食品绿色无公害的基本要求。如进行绿色养殖的秀岩长青草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等领办的合作社就与广州家乐福等12家大型超市达成了“产销对接”合作。

  强保障、优政策,做实试点工作基础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了县委书记、县长为顾问的供销合作社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临武县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临武县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连续几年将该项工作列入全县重大议事日程。二是强化要素保障。对供销合作社改革涉及的项目给予土地、政策等方面的要素保障,并设置项目建设手续办理绿色通道。累计投入改革试点配套资金700万元(市配套资金100万元,县配套资金600万元);积极争取县内金融机构支持,与浦发村镇银行签订了银企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开发“惠农通”特色信贷产品。目前,共签订2000份助农贷款协议。三是强化工作合力。郴州市供销合作社对县社综合改革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全程指导,建立了市社与县联席会议制度,从市级层面高位推动县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通过广泛宣传,在全社会形成了支持、参与、配合县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浓厚氛围。按照农村电子商务、农业社会化服务、基层组织建设、日常事务管理4个组分类考核,创新供销合作社干部绩效考核双线运行机制,构建起机关主导的行业指导体系和社有企业支撑的经营服务体系。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