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市江宁区淳化街道监控秸秆禁烧用上“全球鹰”

  眼下,小麦收割快要“收官”,一些完成收割的农田仍有部分秸秆在田。笔者从南京市江宁区淳化街道了解到,街道将用无人机对禁烧区域不定期进行监控,以往要近百名巡查员跑一天的监控区域,无人机“扫”一遍只需3小时。

  “双翅”展开大约半米、体重只有5斤不到……笔者在现场看到,这架无人机的“身材”十分苗条。“别看它个头不大,但视力可好了。”“机长”李磊告诉笔者,无人机上搭载了一颗GoPro高清摄像头,可以360度全方位拍摄,成为监控秸秆禁烧的“全球鹰”。在李磊的操控下,伴随着一阵轰鸣,这架白色四翼“全球鹰”升空服役了。

  “你看,现在我让它升到了50米。”说着,李磊打开了一台微型平板电脑,接上了数据传输模块,屏幕很快显示出无人机拍摄的实时图像,古朴的乡村掩映在广袤的田野间,远方无垠的山林渲开墨绿的天际线。李磊介绍说,这架无人机最高可飞至500米,最大视野面积大约1万亩,但是用在秸秆禁烧监控上,无人机的飞行高度一般控制在70多米,相当站在30层楼顶往下看。

  虽然这架“全球鹰”个头不大,但是“胃口”一点也不小。李磊介绍,考虑到环保因素,无人机用蓄电池供电,充满一次电需要一个半时,能飞20多分钟。为了保障任务顺利执行,他们买了8块电池轮换着用。升空后,李磊将飞行模式切换成自动巡航,无人机开始按照预设路线自动监控并录制视频。“经测试,在空中将淳化所有农田林场巡查一遍差不多接近3小时,恰好将电量用尽。”李磊说。“太神奇了!没想到相对古板的工作也可以走出新路子。”在南京市江宁区淳化街道农服中心主任吕玉平的眼里,这架小小的无人机,彻底将基层工作的思路打开了。他介绍,无人机还有更多用武之地——森林防火、违建管控等工作中的盲区和死角将不复存在,该街道甚至可以利用无人机摄制地理信息地图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也可以航拍景区美景推广乡村旅游。“明年来马场山,你就能看到我们自己拍摄制作的旅游宣传片了。”吕玉平说。

  (责任编辑:高徽)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