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冬马铃薯推广现场会在石屏召开(图)

云南省副省长沈培平在红河州委书记杨洪波,州委副书记、州长杨福生的陪同下查看马铃薯长势

  4月9日上午,云南省冬马铃薯推广现场会在石屏县召开。副省长沈培平出席会议并指出,要把我省打造成全国最大的冬马铃薯(反季)生产供应基地,把马铃薯产业打造成确保全省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之一。

  省供销合作社主任李琳玻,省农业厅厅长张玉明,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校长朱有勇,州委书记杨洪波参加会议,州委副书记、州长杨福生代表州委、州政府向会议召开表示祝贺。

  近年来,红河州把发展冬马铃薯(反季)作为冬季农业开发的重点,在省农业厅、云南农业大学等部门和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全州冬马铃薯(反季)种植面积不断加大,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去冬今春,红河州重点在石屏、建水、个旧、开远等县市进行大面积推广,共实施开发面积25万亩,预计可实现农业产值10亿元。

  会议总结了全省冬马铃薯(反季)种植生产发展情况,深入分析了我省发展冬马铃薯(反季)的优势、潜力和前景。会上,沈培平对红河州冬马铃薯(反季)发展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表示肯定。他指出,马铃薯是我省重要的粮、菜、饲和加工原料兼用作物,是全省仅次于水稻、玉米之后的第三大粮食作物,是全省重要的“钱粮”双增作物,是应对抗旱的重要举措,在确保我省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冬马铃薯生产工作。本月初,省委书记秦光荣专门到石屏县高家湾村万亩冬马铃薯示范基地详细了解冬马铃薯高产栽培、收获、上市和农民增收等情况,并指出:发展冬马铃薯是我省农业发展方式的重大调整和转变,应支持推广,使之成为我省高原特色农业的重要品牌。

  针对今后的工作,沈培平提出,到2016年,全省高标准、规模化、集约化种植的冬马铃薯(反季)面积将达200万亩,将实现产量600万吨,按不变价计算,产值将达180亿元;到2020年,全省高标准、规模化、集约化种植的冬马铃薯(反季)面积将达到500万亩,鲜薯产量达1500万吨,增产粮食300万吨、项目区农民人均增收3000元左右,可实现产值450亿元。今年全省高标准、规模化、集约化种植的冬马铃薯(反季)发展到50万亩以上。因此,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冬马铃薯(反季)生产重要性的认识,明确任务,狠抓落实,努力推动全省冬马铃薯再上新台阶。在具体工作中重点抓好六项工作,即:抓高标准规范化基地建设;抓高产栽培技术措施落实;抓脱毒种薯繁育和监管体系建设;抓市场开拓和品牌培育;抓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抓产业社会化服务保障。

  会前,与会人员实地参观了石屏县异龙镇豆地湾、高家湾村冬马铃薯高产创建示范点和无公害超高产栽培试验示范点,并听取了朱有勇院士作的“反季马铃薯无公害超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示范”专题报告。

  (责任编辑:高徽)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