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南充:专业水产养殖合作社“引路” 水产养殖户“抱团”闯市场

  从最初的五六户养殖户,发展到如今的52户,四川南充市营山县照珠河沿岸的养鱼业,在经历了艰难的尝试之后,逐渐走上了专业合作之路,养殖户的“钱袋子”也在不知不觉中鼓了起来。

  “没有成立专业合作社之前,散户去卖鱼,往往会遇到商贩‘杀价’。”该县青山乡的养殖户胡松全说,散户养鱼存在很多弊端,除了会“挨宰”以外,还存在信息不畅、管理不当等问题。

  在市场上吃了亏的养殖户,逐渐明白了要想增收致富,必须走集约化、产业化之路,将分散的养殖户组织起来,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在这一共识下, 2008年7月,在营山县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鼓励下,照珠河沿岸的28户养鱼户组建了通旺渔业合作社,合作社以网箱入股,注册资金132万元。

  随即,该合作社推行了统一苗种、统一饲料、统一渔药、统一管理、统一成鱼销售的养殖模式。此外,该合作社在照珠河上游设立多处安全观测网点,一旦出现洪水,他们能立刻预警,并做相关准备工作,降低了养殖户因自然原因遭受损失的风险。

  “合作社到底哪好,我也说不清楚,我就知道自己赚钱了。”养殖户杨仕福说。据了解,2008年以前,照珠河沿线的养鱼户销售总收入只有60多万元;然而,在去年底,合作社出产商品鱼750吨,实现销售收入近千万元。

  在营山,通过建立专业合作社,农民“抱团发展”闯市场并取得成功的案例,绝非只有通旺渔业合作社一家。截至去年底,营山县已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191个,入社成员1.62万人,辐射带动农户1.97万户;合作社注册商标4个,取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5个,建立果树、葡萄、中药材等各类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3万多亩。去年,易发果业专业合作社被农业部评为国家级示范合作社,东华葡萄专业合作社、春江果业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四川省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

  4月19日,在营山县济川乡石庙村笔者看到,村民正在挖沙参。“统一种植规划、统一物资供应、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果品销售。从产到销实行一条龙服务,解决了村民的后顾之忧。有了合作社,就是不一样。”春江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成员郭显富告诉笔者,他加入了合作社,种植了一亩沙参,去年收入达1万元。“和没有加入合作社的村民比,我们的效益高出30%。”

  目前,春江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按照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已将“触角”延伸到济川、双溪、沿码、骆市、四喜5个乡镇42个村,基地面积达3000亩。在合作社的带动和影响下,果树、沙参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责任编辑:高徽)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