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城镇化 创新谋发展
作者: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02日
杭州市萧山区城厢中心供销合作社位于全国十强县(市、区)之一的萧山区的中心城区。该社由原城厢供销合作社、新街供销合作社、宁围供销合作社、衙前供销合作社和闻堰供销合作社五个基层社于2000年10月合并而成。近年来,城厢中心供销合作社顺应萧山城镇化加速推进的新形势,高举为农服务旗帜,创新工作思路,注重城乡统筹,建网络、兴企业、办专业合作社,不断拓展服务触角,加快基层社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2007年实现销售29352万元,利润689万元,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供销合作社销售、利润“双百强基层社”。
一、着眼城乡统筹发展,不断开拓经营领域
随着当地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厢中心社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抢抓机遇,因地制宜,积极主动接轨当地集镇和新农村建设,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构建农村连锁经营网络
根据萧山区供销合作社发展战略,城厢中心社将自身发展融入全区合作经济发展之中,全力配合系统各专业公司,大力发展农资、医药、石油、烟花爆竹、再生资源和日用消费品六大连锁经营网络。按照统一标识、统一品牌、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配送、统一经营的标准,加快连锁经营网络建设和管理,逐步提高市场辐射力和市场占有率。目前,拥有各类连锁经营网点129个,其中农资连锁网点98个。形成了以城区农资公司为中心,8个直营店、10个加盟店、61个便利店为依托,4个中心庄稼医院和14个综合服务社为延伸的农资连锁经营网络。其他连锁网点包括4个医药零售店、5个加油站、1个烟花爆竹门店、5个再生资源回收站和16个日用消费品连锁门店。旗下的盈丰农资连锁超市成为系统诚信文明窗口,经营规模居萧山区同行首位;杨汛桥加油站是萧山区最大的水上加油站;南门药店是区供销系统最早被批准为医保定点的单位。中心社的经营服务网络已经遍布到镇,延伸进村,为满足农业生产需求、提升农民生活品质提供了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二)大力拓展经营业务
城厢中心社在全区基层社中率先进行房地产开发与建设,将此作为增强企业造血功能的新源泉和新亮点,做到开发一个,成功一个,获取了高效回报。2003年,充分利用原宁围供销合作社社址的土地优势,与萧山区供销联社和万丰房产公司联合开发了“城中城·幸福时代花园”,掘得了第一桶金。2004年,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在宁围镇征地6亩,建造了建筑面积达7400平方米的区北农资综合服务中心大楼,获利1300万元。2006年,又与区物资回收公司联合开发建筑面积6573平方米的萧山城东商业仓储大楼,目前主体工程已竣工,不久这里将成为具有中等规模的购物和配送中心。
打破传统思维模式,大胆尝试新型业态,拓展企业发展空间。适应当地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快、高层楼盘相继开发的现实需要,城厢中心社于2007年成立了“杭州凯豪电梯有限公司”,开拓电梯经营业务,先后取得了“西子奥的斯”、“新马”等著名品牌的萧山区代理权。为了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和扩张,该社开始在旅游、酒店、现代连锁、广告设计等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新型行业进行探索,大胆开拓供销合作社发展新领域。
(三)创新资产运营模式
近年来,城厢中心社不断创新社有资产运营模式,取得明显成效。通过对老资产的包装投入和挖潜改造,净增出租面积5200平方米,修复危房3600平方米。同时加大维权力度,收回因历史原因被他人侵占的房屋1540平方米。年资产租赁收入从中心社成立时的180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360万元,实现了社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成为中心社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
二、着力服务“三农”,努力提升为农服务水平
城厢中心社在追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情系三农,服务兴农,发展惠农”的办社理念,将“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办社方向和应尽职能。
(一)因地制宜发展专业合作社
近年来,城厢中心社充分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一支农、惠农、富农的有效载体,积极引导农民进入大市场,搞活大流通,实现民富社兴。2007年,在原有花卉苗木、久誉家禽、农业生产资料3个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又兴办了“农兴茶叶”、“绿佳茶叶”、“奇灵龟鳖” 3个专业合作社。6个专业合作社共有社员514户,种养殖基地14618亩,带动周边6500家农户共同致富。特别是城厢花卉苗木专业合作社,自2001年成立以来,按照规范化建设要求,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已成为信息传播的平台、政府扶持的通道、技术服务的网络、农民受益的实体。目前,该社有社员130户,社员代表小组22个,种植基地10560亩,其中省外基地3000亩,2007年实现销售7570万元,实现盈利32万元,社员股金分红3.2万元,二次返利16.5万元。社员户均收入在12万元以上,同比增长15%,带动周边5200户农民共同致富,带动当地农业增加产值3.5亿元。
2007年,城厢中心社还充分发挥办社资源优势,主动承担服务职能,无偿帮助宁围镇组建了宁安水产、四海花木、志荣水产、新东水产等4个专业合作社,使该镇实现了专业合作社建设零的突破。
(二)不断创新服务方式
城厢中心社坚持完善服务设施,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
一是兴办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2007年投资10万元在宁围丰北村兴建一个营业面积达1250平方米,集农资供应、社区医疗、文化休闲、日用品超市、邮电通讯等为一体的村级综合服务中心,为当地老百姓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场所。
二是建立综合农技服务中心。以地处主城区黄金地段的城厢农资公司为依托,投资15万元,建立集农业生产、种子种苗、花卉苗木、绿化养护、水果蔬菜、水产养殖等为一体的综合农技服务中心,聘请资深农技专家,对农业经营中的疑难杂症,进行解惑答疑。并设立农业科普类专柜,推广新技术、新农药,为农民提供多功能全方位的服务。
三是提升为农服务质量。首先积极开展农资市场调查,千方百计组织优质价廉的农用物资,满足农民需求;其次坚持诚心经营,实行明码标价,执行最低利润率,让利于农;再次积极开展“科技下乡”活动,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科学施肥,降低农业经营风险;第四提高服务水平,在农资供应旺季,延长营业时间,免费送货上门,提供茶水、肥皂、毛巾等服务,从细处入手,从点滴做起,不断提高服务水平。2007年,供应化肥15549吨,农膜54600公斤,各种农机具15480件,全年无一起农资质量安全事故。
三、着手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积极打造“城厢供销”品牌
城厢中心社在狠抓经济发展的同时,十分重视管理制度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和队伍建设,用制度约束人,用文化凝聚人。
(一)提升制度执行力
以强化预算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为重点,不断完善和修订资产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合同管理、财务管理、投资项目审报、综合治理管理等系列制度和规章,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折不扣加以执行,年终实行考评,同员工个人的绩效奖金挂钩。2007年还出台了以“新农村建设服务奖”、“经济效益显著奖”、“企业形象提升奖”和“特殊贡献奖”为主要内容的单项奖励制度。
(二)加强学习创新型团队建设
近两年,城厢中心社引进了4名大学生。同时,对员工认真进行现代职业人技能、建筑预算与施工管理、公司法、物权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劳动法、安全生产法等业务和法律知识培训,全员培训率达100%。鼓励员工加强继续教育,要求50岁以下的员工经过三年努力,达到大专及以上学历。目前参加工商硕士研究生学历教育1人,大学本科在读4人,大专在读3人。
(三)加强企业形象建设
从导入CI战略入手,2003年底统一员工制服,并以集团标志、企业名称为基础,在办公用品(如信纸、纸杯、名片等)、办公环境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具有城厢供销特点的视觉识别系统。重视对外宣传,精心编印了《企业文化宣传手册》,充分利用“杭州萧山城厢中心供销合作社”网站、《城厢供销简报》、《农技信息与服务》等多种形式对企业工作中的亮点、热点及时进行宣传和报道,向社会宣传和展示自我,在社会公众中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抢抓机遇树形象 盘活资产谋发展
- 下一篇:河南登封市社组建资产管理公司加强基层社…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