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南川区社依托“金佛山”营销农产品

  近年来,重庆市南川区社牢记为农服务宗旨,坚持合作制原则,大力推进 “两社两化”和“新网工程”建设,社有资产不断优化,运行质量不断提高,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形象地位不断提升,连续6年获重庆市供销总社经营绩效考核特等奖,2008年被国家人事部、全国供销总社评为先进集体,2010年全系统实现销售9.67亿元。

  合作经济快速发展

  2002年以来,南川区供销社大力发展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综合服务社为主的多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努力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标准化和商品化水平。

  据了解,截至2010年底,该社共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26个,农村综合服务社145个,入社农户7.3万户,农民入合率达到47.3%,累计指导发展笋竹、茶叶、果蔬、优质稻、畜禽等种养殖基地29.8万亩,年出栏土鸡150万只、生猪20余万头,呈现出“建一个合作社,兴一项产业,带一方致富,活一地经济”的良好局面。

  同时,该社采取多种措施完善农产品营销体系,促进助农增收: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投资150万元参股南川区森源野生食品有限公司,促进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在“两社”和超市、便民店设立农产品收购网点,解决农民卖难问题;指导专业合作社在北京、重庆等地设立农产品营销窗口,将“金佛山”方竹笋等南川特色产品销往全国各大城市;与重庆市区和周边区县的20多家超市开展“农超对接”,提高农产品商品化水平。2010年全系统实现农产品销售额6.23亿元。

  大力实施“新网工程”

  近年来,该社充分发挥网络、资产和经营优势,建设以城区配送中心为龙头、乡镇超市为分销平台、村级便民店为销售前沿阵地的三级连锁经营网络,已建成农资连锁经营网点318个,日用品连锁经营网点296个,烟花爆竹连锁经营网点202个,再生资源回收网点130个,农产品收购网点150个,在全区形成了四大连锁经营网络体系,率先在全市实现了村级流通网络全覆盖。

  去年,为进一步改善农村消费环境,该社采取多元投资方式,投资520余万元对农资配送中心、110个农资网点、272个日用品网点,130个再生资源网点进行升级改造,取得良好效果;实施示范区县“新网工程”项目建设得到市总社、市财政验收合格并获好评。2010年全系统实现农资销售额1.6亿元,日用品销售额1.2亿元,再生资源购销额6400万元。

  打造“金佛山” 品牌

  为推进全区农业生产品牌化建设,从2003年8月开始,该社筹资30多万元先后申请注册了“金佛山”商标55个,已获得注册证10个,截至目前,已有方竹笋、土鸡、大米、西瓜、生猪、鲜蔬菜、草莓、梨子、辣椒等50余种农产品使用“金佛山”商标,年销售额突破3亿元,2009年,“金佛山”方竹笋荣获重庆市著名商标。2010年,该社成功注册“南川方竹笋”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南川区供销社主任邓远平表示,下一步全系统将以农民增收致富为目标,加大力度继续推进组织创新、机制创新、服务创新、经营创新,规范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创新农资、农产品、日用消费品、再生资源流通渠道和营销模式,构建运转高效、功能完备、城乡并举、工贸并重的农村现代流通服务新体系,努力使供销社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农民专业合作的带动力量,为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做出新贡献。

(责任编辑:谭思嘉)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