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猛增长背后的问题
作者: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27日
本报讯 据海关统计,2005年1—10月,我国进口棉花200万吨,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9.7%。其中6—10月进口棉花138.3万吨,同比增长1.5倍,月均进口量是前5个月的月均进口量的2.3倍。
从目前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增长态势来看,棉花短缺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大量进口在所难免,棉花进口急剧增长引发的四个问题亟待关注:
一是棉花进口依赖度的快速提高容易使国内棉花产业遭遇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2003年我国进口棉花87万吨,占当年棉纺消费总量13.6%;2004年进口191万吨,占当年棉纺总消费的25.1%;2005年1—10月进口约200万吨,占同期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26.4%。进口依赖度不断提高,而棉花进口又相对分散,对外谈判能力较弱,例如,去年年初,美国棉商利用我国棉花价格上涨大幅提价,造成大量进口棉高价集中涌入我国,在国外棉商赚得巨额利润的同时,国内棉价却又急剧下跌,国内经营企业大面积亏损。
二是大量的进口棉使国内棉农“惜售”的预期落空。受高开价和灾害影响,国内棉农普遍“惜售”,希望能在更高的价位售出,但在国际市场棉花仍然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国内棉花抬高价格销售只能刺激进口棉花增加,6—10月,我国进口棉花均价为每吨1255美元,完税之后价格仍比国内采购价格低2000元以上,而近期企业进口配额充裕,不断将配额变为实际进口,棉花进口数量的增加势必对国内棉价构成潜在的压力,“惜售”将使大量棉农的良好预期落空。
三是进口需求的快速增长易使国外企业以次充好,棉花国际贸易规则急需重新修订。2004年我国对外出具品质和数量索赔证书8266批,对外索赔金额共计5570万美元,占进口棉花总值的2.8%,今年进口棉花质量仍存在一定问题。我国一般按照国际贸易通用规则中的中纺棉花贸易条款和利物浦棉花贸易规则执行,但是这两个规则在去年的实际操作中都显示出明显的缺陷,质量规定、到货时间、信用体系等方面已经不适应我国棉花进口快速增长的趋势,亟待修订完善。
四是纺织企业对棉价的承受能力正在逐步削弱。上游原材料价格上升不能有效传导至下游产品上,并且,受欧美特保、人民币升值的影响纺织企业的利润空间在逐步下降,过高的棉价已经使得企业不敢大量补库,企业普遍采取“即买即用”的策略。此外,棉花与替代品涤纶短纤价差扩大,而国际原油价格处于逐步回落当中,后市涤纶短纤价格仍有可能走低。如果棉价继续上涨势必拉大其与涤纶短纤价差,企业将会下调配棉比,从而抑制棉花的消费,使国内棉农的利益受损。
在当前的世界棉花市场,美国对棉花实行高额补贴制度、我国棉花需求的对外依赖度的逐步提升及交易方式的滞后均放大了市场经营风险,导致近几年我国棉花市场始终处于剧烈波动状态。
从目前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增长态势来看,棉花短缺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大量进口在所难免,棉花进口急剧增长引发的四个问题亟待关注:
一是棉花进口依赖度的快速提高容易使国内棉花产业遭遇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2003年我国进口棉花87万吨,占当年棉纺消费总量13.6%;2004年进口191万吨,占当年棉纺总消费的25.1%;2005年1—10月进口约200万吨,占同期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26.4%。进口依赖度不断提高,而棉花进口又相对分散,对外谈判能力较弱,例如,去年年初,美国棉商利用我国棉花价格上涨大幅提价,造成大量进口棉高价集中涌入我国,在国外棉商赚得巨额利润的同时,国内棉价却又急剧下跌,国内经营企业大面积亏损。
二是大量的进口棉使国内棉农“惜售”的预期落空。受高开价和灾害影响,国内棉农普遍“惜售”,希望能在更高的价位售出,但在国际市场棉花仍然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国内棉花抬高价格销售只能刺激进口棉花增加,6—10月,我国进口棉花均价为每吨1255美元,完税之后价格仍比国内采购价格低2000元以上,而近期企业进口配额充裕,不断将配额变为实际进口,棉花进口数量的增加势必对国内棉价构成潜在的压力,“惜售”将使大量棉农的良好预期落空。
三是进口需求的快速增长易使国外企业以次充好,棉花国际贸易规则急需重新修订。2004年我国对外出具品质和数量索赔证书8266批,对外索赔金额共计5570万美元,占进口棉花总值的2.8%,今年进口棉花质量仍存在一定问题。我国一般按照国际贸易通用规则中的中纺棉花贸易条款和利物浦棉花贸易规则执行,但是这两个规则在去年的实际操作中都显示出明显的缺陷,质量规定、到货时间、信用体系等方面已经不适应我国棉花进口快速增长的趋势,亟待修订完善。
四是纺织企业对棉价的承受能力正在逐步削弱。上游原材料价格上升不能有效传导至下游产品上,并且,受欧美特保、人民币升值的影响纺织企业的利润空间在逐步下降,过高的棉价已经使得企业不敢大量补库,企业普遍采取“即买即用”的策略。此外,棉花与替代品涤纶短纤价差扩大,而国际原油价格处于逐步回落当中,后市涤纶短纤价格仍有可能走低。如果棉价继续上涨势必拉大其与涤纶短纤价差,企业将会下调配棉比,从而抑制棉花的消费,使国内棉农的利益受损。
在当前的世界棉花市场,美国对棉花实行高额补贴制度、我国棉花需求的对外依赖度的逐步提升及交易方式的滞后均放大了市场经营风险,导致近几年我国棉花市场始终处于剧烈波动状态。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艰难也增长
- 下一篇:欧考虑零关税进口纺织用纱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