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通棉油在生存中孕育生机

    山东乐陵鸿通棉油有限公司董事长邵长祥说,今年乐陵市委书记胡宗智到鸿通棉业有限公司已经12次了,帮助企业解决了20多个具体问题。“政府服务这么周到,对我们这么关心,企业生产稳定,我生活得也格外舒心、安心。”

    初到乐陵投资,邵长祥不仅得到热情的接待,而且第一次到访就得到了不少承诺。见识过失信毁诺的他心中嘀咕:“他们真的有诚意吗?我的投资能落实吗?”第二次到乐陵,邵长祥准备了20多个问题,涉及土地使用、工厂选址、道路硬化、税收政策、治安环境、企业用工等多个方面,“整整写了两张稿纸,”乐陵市招商局局长高洪伟说。

    这一次邵长祥只用了不到5个小时就得到了全部答案。不仅如此,招商局还通知了有关部门负责人前来当面“对质”,市委书记胡宗智、市长杨光来全都参加。相对于自己曾经考察过的一个县,同样的问题2个多月还不能拿出答案,邵长祥由衷地感叹:“乐陵的效率实在太高了。”选厂址、修公路、跑手续,市委、市政府、招商局、国土、交通等部门负责人主动上门现场办公,把一切事项安排妥当。

    鸿通投产后,邵长祥产生了追回投资建纺织厂的念头,当他找到市委书记胡宗智时,得到的却是不同的答案:“上纺织厂竞争大、优势弱,为什么不考虑上榨油厂呢?”胡宗智给邵长祥一套有关榨油项目方面的材料。

    “当时我真有些不理解,纺织为什么不比榨油优势大?”邵长祥说,直到胡宗智再次登门,细致深入分析了榨油可以与棉花加工形成链条,再就是乐陵已有规模较大的纺织企业华乐集团,上榨油项目后,鸿通可以与华乐形成资源循环利用,这样强强错位竞争、优势互补,效益更大。

    邵长祥放下纺织厂,又投资3000万元续建了年产1万吨棉籽油的榨油项目。让邵长祥没想到的是,榨油项目投产后,乐陵市很快“长”出120多家棉花加工企业,仅鸿通所在地黄夹镇就一下子“冒”出42家。“这些企业基本是瞄准我们的榨油项目而上马的。”邵长祥高兴地说。更让邵长祥没想到的是,从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出发,经过详细调研,乐陵市市委决定顺势而上拉长棉油产业链条,以乐陵鸿通棉油公司为中心,全力打造乐陵市成鲁西北最大的棉油产业基地。



企业面临新问题

    当前,随着棉花检验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棉花加工企业面临着重新组合和新的发展机遇,从近两年实际情况看棉花加工企业经营难度加大,在新的国际大环境下有很多不利因素困扰着棉花加工企业。一是设备更新改造需要资金投入,流动资金借贷成本高,经营成本加大;二是受国际市场棉价低的冲击,纺织企业为了规避风险,采取了随用随买、低库存等新的灵活采购方式,而加工企业由于收购战线过长,资金周转时间延长,加上今年的收购籽棉单价又高,对资金的需求量加大,棉花加工企业面临很大的经营风险;三是国家这两年对农民实行粮食直补后,沿海地区的棉花种植面积不稳定,棉花资源出现一年多一年少的现象,起伏比较大,在加上棉农惜售等因素,使得加工企业经营效益很低;四是国家针对检验体制改革的优惠政策不能及时落实到加工企业。国家这次改革的目的是规范棉花市场,更新棉花加工设备,提高加工品质,尽快与国际接轨。但现在全国的棉花加工企业新旧并存,市场混乱,小作坊粗制滥造仍有市场,使得正准备更新设备的企业积极性不高,改革的进程因此受到了影响。但改革势在必行不可逆转,棉花加工企业借这次改革的机会如何生存,怎样发展?棉花加工企业面临着生死抉择。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棉花协会加工分会的副会长、山东乐陵鸿通棉油有限公司董事长邵长祥。

    邵长祥说,近两年,全球棉花产量稳定增长,国际市场棉花价格大大低于国内棉价,且库存较多,我国已成为棉花的净进口国,各国棉商相继进入中国市场,在中国的港口采取了保税区寄售的方式,直接左右着国内棉花价格,纺织企业的采购重心缓慢移向外棉。因此国内的棉农和棉花加工企业面临着从未有过的挑战。现在国内棉花市场从期货到现货都很疲软,大部分棉花还在加工企业手里,按现行的价格计算,加工企业没有多大利润,2006年的棉花市场何日才能活跃起来,其前景不容乐观。

我们在不停的探索

    目前,虽然棉花加工企业面临诸多困难,但邵长祥认为,我们更要看到自身的优势,一是随着我国纺织品出口量的不断增加和国内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后对棉纺织品需求的增长,对棉花量的需求也会增加,我们拥有一个全球最大的棉花需求市场。二是交易市场体系逐步完善,检验体制改革不断向前推进,国家出台一系列新政策等因素,为加工企业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条件。棉花期货市场和电子撮合市场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为加工企业提供了新的交易平台,应该看到我国这种特有的多种市场交易形式,也为我们加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加工企业要好好利用这些新的交易方式。三是融资渠道要拓宽,我国入世后金融行业也在与世界接轨,棉花加工企业除了在银行获得正常贷款外,也可利用社会资金,比如参股经营和皮棉现货短期质押贷款等应多方位获取收购资金。四是如何发挥我国手摘棉的优势,应尽快进行设备更新改造,试行新的加工工艺,提高皮棉的品质。从进口棉整体来看,主要依机采棉为主,品级为M级以下级别为主,这为我们提供了机会。现在国内纺织企业为了提高效益,规模以上的纱厂都以高支纱为主打产品,高支纱要有好的皮棉配棉,我们加工企业必须改变传统理念,加强企业的管理,降低能耗,利用好手摘棉的优势,生产出高品质的皮棉,增加市场竞争力。五是加强与棉农的合作,现在沿海地区棉农种植棉花的品种有上百种,非常杂乱。如何积极引导种植优质棉种,这也是我们加工企业要做的事情。加工企业可采取订单农业,引进优质棉种,小范围让棉农试钟,棉农取得效益后以点带面,棉农有了实惠也为我们加工企业提供了籽棉资源,生产出纱厂喜欢的皮棉,实现双赢。六是加强信息的获得。今天的社会,全球范围内的竞争是必然的,企业如何提高竞争力,除了加强自身的管理外,信息的获得至关重要。



企业在不断壮大

    邵长祥董事长在和记者交谈中介绍了他的企业——山东乐陵鸿通棉油有限公司,山东乐陵鸿通棉油有限公司是一家股份制民营企业。公司现有国际上先进的籽棉烘干设备MGE——B型脉冲籽棉干燥机系统一套、国际通行皮棉包型(单包重量277Kg)MDY----400成套打包装置一套、IC卡电脑打码机皮棉自动纤样检验系统一套,引进美国技术生产的新型139B型大型轧花机,皮棉清理系统4套,已形成全方位多级别皮棉加工能力。在棉花深加工方面建成了40台大型棉籽剥绒机组,引进了我国自行研制、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的棉蛋白生产技术,建成了日处理260吨棉籽、日生产棉仁蛋白120吨的生产能力。到2004年9月公司共投入货币资金3567万元。

    为了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步伐,公司本着“与时俱进”的经营思想,2005年对公司的布局做了大量的调整和改造。公司新增了棉花加工自动化流水线一条,新增棉籽剥绒自动化流水线一条,两条自动化流水线新增装机容量1000千瓦。通过今年的技术改造和各项扩建项目,公司会在厂区面貌、设备加工能力、存储容量和产品储存能力等诸方面获得突破性的改进,在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后劲上增强决定性的力量。公司年生产经营收入为6亿元,年销售收入为5.5亿元,不断的付出,得到了丰硕的回报,山东乐陵鸿通棉油有限公司就是在不断的创新的推动下,在棉花加工企业界站稳了脚,为当地政府和社会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邵长祥更是以一位成功企业家的眼光在不断的接受来自各方面的挑战。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