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看涨后市给个说法

    棉花供求始终处于一个动态平衡之中,棉花产业的周期性、棉花贸易的时空差、棉花消费需求以及天气和价格等因素的变化使得供求对棉花价格的影响是动态的。静态的棉花供求数据分析为我们提供了分析棉花是否具备地区性、阶段性以及波动幅度的条件,而动态的棉花供求数据分析则让我们更好地把握棉花大幅波动的启动时机及其可能的发展轨迹。

棉花供求博弈的动态分析

    根据数据推算,目前中国每月棉花消费量在80万吨左右,每月进口量在30万吨左右,消耗国内棉花50万吨。这样的平衡状态能维持多久是我们要关注的问题。若新棉集中上市时间按10月份算,还有7个月时间,共需要消耗棉花560万吨,除去本年度已经发放的棉花进口配额,仍需要消耗国内棉花360万吨左右。其中,稳定增加的是棉花消耗量,变数最大的是进口棉,不明朗的是国内棉花资源。

    棉花消费量:根据目前纺织工业固定投资的速度以及纺纱数据推算,棉花消费量还将不断增加。每月有望维持在80万吨左右。从2002-2005年纺纱运行数据中可以发现,每年2月份纺纱量都会回落,在3月份开始稳步回升,并到6月份达到高点。

    棉花进口量:截至目前,2005/2006年度中国已进口约170万吨,平均月进口量为30万吨以上。笔者认为今后几个月持续保持将近30万吨的进口量是不现实的,主要原因有三。

    第一,棉价回落将抑制棉花进口的速度,短期棉花供大于求的失衡格局将有所缓和,并逐步向资源紧缺的格局转变。棉花市场的演变即为:供大于求——供求平衡——供不应求。

    第二,美国棉花CCC贷款项目下棉花不断被赎出,现货存量减少。美国业内普遍认为当纽约期货近期合约高出AWP(世界调整价格)10—11美分/磅以上时,棉花倾向于从CCC贷款项目中流通到现货市场。所以后期CCC贷款项目下棉花流出速度将加快。

第三,截至目前,根据美国棉花本年度已经签约棉花看,美棉计划出口还剩的棉花已经不多,所以可供中国进口的美国棉花资源也已不多。根据装运到中国的时间算,预计在6月份我国的棉花进口将有所回落。

    国产棉资源:根据有关市场调查,河南、河北、山东现货商手中地产棉存货并不多。而棉花缺口部分为新疆棉弥补。棉价的不断走弱、棉花持有资金利息成本的不断增加以及农发行追贷迫使中小棉商抛售手中存货,国内棉花资源也在日渐减少。

其他不确定因素

    除了资源的供给影响市场走势外,剩下还有一些不确定因素,这些不确定因素又常常被业内用来炒作。主要有:

    第一,美棉出口补贴取消。短期内,美国棉商会大量转移棉花库存至中国等主要棉花消费的远东地区,套取棉花出口补贴,冲击当地市场棉花价格。

    第二,棉花种植面积增加。目前,据有关部门预计,今年中国棉花种植面积和美国都将较去年有所增加,但是由于中国强调粮食政策,棉花种植面积增加幅度并不乐观。

    第三,天气因素,特别是8、9月份。这个因素是导致棉花阶段性上涨的主要因素。因为构成产量的另一项指标的籽棉单产、棉价衡量指标之一的皮棉品质都要依赖于天气变化。

    第四,库存因素。美国大量棉花转移到中国等主要棉花消费国后,棉花库存必然会大幅下降,并减轻了纽约棉花期货的商业抛盘压力。

    第五,人民币升值问题。

    第六,棉花进口量和配额因素。棉花进口量是分析后市很重要的数据。当前看,进口配额也是稀缺资源,它的黑市价格居高不下,说明市场对棉花的需求依然旺盛。

    当然,还有国家宏观政策影响,包括棉花信贷政策、国家收储、配额追加等等。

    因此,在短期内,棉花缺口效应由于进口棉的大量进口而减弱,但缺口是现实的,其效应在何时显现是时间问题,需要我们关注。每当月棉花进口量少于月均缺口的时候,纽约期货价格就会上涨;而进口量与月均缺口量相近甚至超过月均缺口量,纽约期货棉价就下跌。如果预计后期中国棉花进口减少,那么纽约期货价格就会展开大级别的上涨行情,从而带动国际棉花现货和中国棉花期货价格上涨。如果我国进口棉持续增加,国内棉价还将维持弱势。

    所以,笔者预计中国棉花缺口效应将在6、7月份出现,棉花价格也将在6、7月份开始启动。棉花价格下跌空间都十分有限,现在入场操作的风险也是有限的。

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刊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