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对我纺织品设限 不能让设限成为习惯

[原标题]

不能让设限成为习惯

——从南非对中国纺织品设限想到的

□ 王瑞华

  南非国际贸易管理委员会日前宣布,将从2006年9月28日至2008年12月31日对来自中国的31种项下纺织品和服装实施特别进口许可证制度,以达到限制进口中国纺织品的目的。 被限制进口的纺织品和服装产品有衬衫、外衣、运动衣、夹克、工装裤、风衣、雨衣、窗帘等200项。这消息听着既熟悉又刺耳,说熟悉,是因为中国的纺织品在国外被设限不是第一次;说刺耳,是因为设限好像已经成了某些国家对付中国纺织品抢滩市场的一种习惯。

  南非对中国纺织品设限提醒我们,在这个国际产业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年代,市场的争夺本身就是一场战争。南非纺织制造商认为,对中国纺织品设限,于南非民族工业的发展非常有利,有助于南非赢得这场纺织商战。南非政府这么做,从南非人的角度说,目的都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市场,似乎是无可厚非的。但我们是中国人,有自己的国家利益,除了思考如何突破日益频繁的出口设限,我们是不是应该多考虑考虑如何更好地保护好国内的市场?毕竟,理解万岁后,我们还要有所作为。

  近代,西方国家为将自己的产品打入中国市场不遗余力,甚至不惜动用武力。只不过,在那个积贫积弱的年代,中国人不但保护不了自己的市场,甚至无法为这个市场制定游戏规则。我们本来认为,加入了WTO,很多问题都解决了,没想到美国、欧盟先后发难,南非、印度也苦苦相逼,这也设限,那也不满。我们究竟应该退到什么位置,这些国家才会满意呢?从反反复复的教训中,我们终于明白,他们的市场被他们认为是最宝贵的资源。对于进口中国纺织品如何提高了他们的国民生活质量,如何降低了生活成本等等,他们根本不在意,反倒要在中国——纺织占绝对竞争优势的领域和我们一争高低!惊讶之余,也不由得我们不肃然起敬。有人说,爱一个国家,怎么爱?那就从爱她的市场开始吧。这话实在,也有相当的道理。南非人可以这么做,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最好是呼吁政府有关部门,要针对反倾销国家出口我国的产品(包括旅游)实行报复性设限,对方已经“进攻”,我们就需要做出迎击动作。我们应该告诉他们,对中国纺织品设限并不是轻松惬意的下午茶,他们应该也必须考虑后果。

  众所周知,近10年来,国外对中国贸易进行限制的手段和规则日趋严厉,反倾销成了国外对中国实施贸易保护的主要限制手段。近期又有国家不断对中国实施和滥用名目繁多、花样翻新的贸易壁垒措施,一些国家设特殊立法,对中国出口限制由单一产品发展到特类产品,涉案金额越来越大,涉案国家越来越多,传染效应十分明显。据说,印度有一半反倾销案件针对中国,全球每五起反倾销案件中就有一起是针对中国,其中,纺织品是热点中的热点。

  笔者担心,天长日久,我们自己对设限这种“习惯”不再抱有反感,麻木到好像是在听别人的故事。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