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抒己见]仝立通:棉价下跌是必然
作者: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27日
上周,郑棉期市、商品棉撮合市场都出现“狂跌”,现货市场也随着新棉渐多而应声下滑,籽棉由2.9元/斤回落到2.6元/斤,今后还有继续下滑的趋势。笔者对棉花现货价格还要下跌的有六点看法。
一、农发行的资金把持过紧。今年农发行实行一对一政策。也就是说,有资质的加工厂,每加工一吨棉花给你11000元的贷款,不超规模放贷。加工单位和棉商由于去年遭重创,资金实力较小,没有办法完成收购加工第一个循环。争取农发行资金增加了难度,其他社会资金看到了棉花市场的微利时代已经到来,也不会向本行业投放。收购旺季,资金和资源的矛盾尤为突出,必然造成棉花资源大量上市而因收购主体资金不足导致市场低迷下滑。
二、纺织品出口退税降低后,出口利润减少,而国内棉花价格高于国际市场,这样就失去了纺织品出口竞争力,唯一的办法是降低原料成本。所以,国家很有可能要降低进口棉的滑准税率,来降低进口棉的使用价格。
三、在国际棉花大量上市的时候,国际市场价格较低,这正是我国进口的好时机。中储公司很有必要降低收储价格,在滑准税率降下来的同时,收储进口棉,以备今后平抑市场。
四、棉农在今年大丰收的情况下,籽棉价格在2.4元/斤以上不会影响种植热情,如果国家在进口棉过程中,把省下来的那部分资金补贴给农民,将一点也不会降低棉农的植棉积极性。
五、去年配额高价炒卖的根源,是国产棉和进口棉差距太大。降低国产棉价格,缩小两者的差距,可增加国产棉的竞争优势,也解决了配额炒卖现象。当国产棉低于进口棉时,配额的作用还有多大?
六、价格降低有利于棉花市场的净化和整合。
所以,棉花价格继续下滑是市场的需要,是棉商、棉纺的共同需要,其趋势应是必然。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纺织企业停购棉花加速行情下跌
- 下一篇:2006年度:国际市场低开高走内外价差缩小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