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纶长丝跌势未停抗跌性增强

国庆期间,国内涤纶长丝行情的下跌声就已经此起彼伏,期间大多数产品的平均下跌幅度在200—300元/吨。国庆后,国内涤纶长丝行情继续走低,此间大部分产品的下跌幅度约在200元/吨。这样计算下来,国内涤纶长丝行情在进入11月后,其平均下跌幅度就已经达到400—500元/吨。而更严峻的不仅仅是产品价格的下跌,在市场交易方面,涤纶长丝市场同样是萎靡不振,很多聚酯工厂反映其日出货量只在日产量的三分之一,可见产品销售情况很不理想。

  毫无疑问,上游聚酯原料在国庆节后的继续下陷,给涤纶长丝行情带来了泰山压顶般的压力。PTA产品方面,截止到12日收盘,PTA市场主流报价已经下跌到了8700—8750元/吨,主流商谈价格下跌到了8600—8650元/吨,与10月8日市场价格相比各自下跌了300元/吨;外盘市场上,截止到12日收盘,市场主流报价也同样下跌到了910—920美元/吨,主流商谈价格下跌到890—900美元/吨,与10月8日价格相比下跌幅度也高达40-50美元/吨。另一聚酯主要原料MEG产品也同样难逃下跌厄运,到12日收盘的时候,内盘MEG价格已经下跌到了7600—7650元/吨,与10月8日价格相比,下跌了300—350元/吨;外盘MEG价格下跌到了800—810美元/吨,同期下跌幅度在15—20美元/吨。很显然,聚酯原料行情不依不饶的下跌,对一向唯聚酯原料马首是瞻的涤纶长丝产生了巨大的杀伤作用,迫使其行情也亦步亦趋紧跟着聚酯原料下跌。

  而在聚酯原料给长丝市场施加泰山压顶般压力的同时,来自下游的低迷需求则更让长丝行情雪上加霜。一来,国庆长假前,下游织造企业对原料多有备货,在库存并没有完全消耗的情况下,织造企业暂时并没有明显的补仓要求;二来,目前的织造企业多抱有“买涨不买跌”的心理,眼见涤纶长丝价格重心在逐日下跌,织造企业更是不愿意轻易出手,生怕自己买到价高的货物,多坚持随用随买的原则。三来,市场贸易商参与积极性不高,很多贸易商认为涤纶长丝行情的调整还没有到位,目前介入风险比较大,观望心理浓厚。现在看来,正是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涤纶长丝的销售局面才一直无法打开,造成聚酯工厂的库存压力日益上升。据了解,目前不少聚酯工厂DTY产品库存已经上升到了20天以上的水平,POY、FDY产品的库存也多在15天左右。大家常说库存是行情的最大敌人,事实也的确如此,在这么大的库存压力之下,为刺激销售和回笼资金,聚酯工厂的降价动作不断,迫使长丝市场价格重心一再下移。

  然而从目前上下游市场所呈现的情况看,聚酯原料和需求的平淡仍然会继续对长丝行情展开冲击。但从另外角度分析,个人认为后期涤纶长丝的抗跌性会逐步增强,换句话说就是涤纶长丝的下跌空间会越来越小,笔者作出这种判断的观点主要如下:

  1、涤纶长丝自9月份下跌以来,到目前其下跌周期已经长达40余天,累计下跌幅度平均都在1500元/吨以上。所以无论是从技术上还是心态上看,涤纶长丝在目前都有强烈的止跌要求。而在这种要求之下,其对下跌行情的抵触也在日益增强。

  2、下游织造情况目前运行良好,对长丝的需求正常。这段时间长丝价格的大跌,让下游织造企业成为最大的受益者,这直接促使目前各地织造企业的开工率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如盛泽地区平均织机开机率就在8成以上的水平,而下游织造行业良好的运行,对上游长丝行情自然是最大的利好。如果不出意外,笔者认为在目前的开机率之下,织造企业在20日前后将会有集中采购的行为出现,这对长丝价格将产生护盘和托盘的作用。

  3、聚酯工厂限产保价的作用将逐步得到体现。由于涤纶长丝价格大跌和销售不佳,聚酯工厂从9月下旬开始加大了减产、停产的力度,希望以此来遏制住节节败退的长丝行情。根据有关报道,目前国内聚酯停产产能达到了400万吨左右,且还有100多万吨产能有减停产的意向。可以预见,随着这种限产行为的深入,长丝市场的供求关系将逐步有利于卖方,“保价”的作用在后期也会得到有效体现。

  4、聚酯原料距离底部越来越近。虽然聚酯原料到目前为止还在继续下跌,但是从聚酯原料供应商大面积减产降负、价格已下跌到行情上涨时的水平以及下游买盘开始逐步呈现等因素分析,估计聚酯原料距离底部已经不远。如果聚酯原料的底部一旦得到确立,那么,涤纶长丝行情止跌将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金白)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