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库存调查:短期内纺企需求难支撑棉价
当棉价下跌成为一种趋势,人们的视线便转向下跌的底线。对其形成根本支撑的纺织企业需求以及其原料库存又是如何?棉价下跌还能持续多久?记者调查显示,当前纺织企业原料库存相对较低,维持最低原料库存成为纺织企业的上上策。被调查企业原料库存在1个月左右,与8月份相当,较9月份普遍出现了减少,虽然减少天数不多。棉价不稳是纺织企业降低原料库存的主要原因。因对预期价格不看好,纺织企业的采购行为也都相当谨慎,在棉价没有企稳前,难以加大原料补库,短期内对棉价难以形成有效支撑。
棉价不稳降低纺企库存
随行就市一直是棉纺企业原料补库的宗旨,即使在当前随用随买的策略下,随行就市仍是棉纺企业原料补库的重要尺度之一。虽说棉价下跌可以降低纺织企业生产成本,但是面对直跌的棉价,绝大多数纺织企业都将原料库存降至最低。除了随用随买外,原料库存稍大的企业表示,将以消化库存为主。
随着新棉集中上市,国内资源充裕,在被调查的纺织企业中,80%的企业表示不会扩大库存,仍旧维持当前水平,采取随用随买的策略;10%的企业表示主要以消耗当前原料库存为主,将库存维持最低水平。其中,被调查的小企业因新棉集中上市,少了对青黄不接时资源的担忧,充裕的市场资源让其安心了许多,多将库存维持在半个月左右。
棉花市场不稳定,对预期棉价不看好,成为纺企将原料库存维持在最低水平的主要原因。“我们只有20天左右的原料库存。”江苏省华宝纺织有限公司经理刘雄兵说,与上个月相比原料库存减少了一半。他说,因为棉花价格下跌,所以他们就压缩库存、随用随买。他预计,后市短期内棉价不会涨。这成为他们维持原料库存当前状况的主要原因。
一直将原料库存维持在2个多月的河南辉县新阳纺织有限公司经理催宝国表示,当前要压缩库存,消化前期“高价”收购的棉花。虽然该企业原料库存并不是其最多的时候,其原料库存最多时达到3个月,但是,催宝国表示要压缩原料库存。究其原因,棉花价格一路下跌,而前期购买的棉花价格在当前自然已经升值为“高价棉”,为降低成本,减少风险,企业自然要降低库存。后市棉价依然不稳,成为企业原料采购的障碍,放缓采购动作,观望中随用随买就成为企业原料采购的上上策。
因为棉花价格不稳,所以导致很多纺织企业都放缓了采购行为。“缓慢采购,但不低于当前库存。”河北圣棉纺织有限公司经理杨缙长如是说,当前企业原料库存为1个月,与上个月基本一样。鉴于对后市棉纱仍有下跌空间,他认为后市棉纱还有半个月的下降时间,对原料采购也是相当谨慎。
国产棉重拾阵地
与去年同期相比,当前国产棉在纺企面前的境遇大不相同,是纺企原料补库的首选。记者调查发现,当前乃至今后一两个月内,国产棉成为纺织企业原料补库的主要对象。可见,当前在纺织企业面前,外棉优势已消失,但在对纺织企业的调查中发现,虽然外棉的“争宠”已不再是威胁,但今后纺织企业对国产棉的采购仍旧不会对棉价形成强力支撑。大部分被采访的纺织企业表示,认同当前棉花价格,希望棉价企稳。除了棉花价格不稳使纺织企业压缩库存外,资金紧张始终是限制纺织企业采购的原因之一。
本月大中型纺织企业的原料采购对象发生了很大转变,由外棉转向了国产棉。在记者调查中,绝大多数纺织企业表示,在今后的采购中将以国产棉为主。支持纺织企业使用国产棉的主要原因有二:
一、外棉价格优势不在。据了解,当前各地三级棉销售价在12400—12800元/吨不等,而外棉价格在使用5%—40%的滑准税折算后一般在12900元/吨左右。外棉价格优势不在,让纺企对外棉兴趣也索然消失。“当前外棉价格高,主要是因为当前保税库内外棉多是上年度的老棉花,所以报价就相对较高,在质量和价格上都无法与国产棉相比。”河南省福润纺织有限公司经理胡金军分析。
二、棉花质量普遍提高。经过近几年的市场竞争,随着棉花企业与纺织企业市场地方的互换,棉花企业的经营都开始按需生产,自然一直让纺织企业头疼的棉花质量日益得到提高,质量意识日益深入棉花企业经营中。山东岱银纺织集团刘启告诉记者,他们在今后的采购中将以地产棉为主,这除了与外棉在地产棉面前没有了价格优势有关外,地产棉的质量提高也是主要原因之一。他说,如果质量不好,棉花企业的棉花就没人要,所以棉花企业在经营中都提高了质量意识,加工质量不断提高。
不看好后市
在记者采访中,纺织企业仍旧不看好棉价后市。当问及不看好棉价后市的原因时,大多数业内人士不再过多地分析利空与利多因素,一句“没有利好消息”简单明了地概括了当前棉花市场状况。被采访的纺织人士表示,接受当前棉价,希望棉价能够维持稳定。
在制约棉价走势的天平上,当前利多因素的盘子已经空无砝码,利多的砝码让业内人士难以寻觅,被采访的2/3纺企认为棉价仍将继续下跌。纺织企业也并不希望棉价一味下跌,这样容易导致后道棉纱价格下跌。胡金军认为,棉价应该维持在13000—13500元/吨。与此相反,杨缙长认为,当前棉价已经到底,今后将缓慢上涨。
在外棉企业眼里,棉价后市并不乐观。印度德瑞思棉花贸易公司南阳办事处经理郭朴认为,年底前,棉价难翻身。他认为,后期形势不看好,即使棉价有回升,对回升的时间和幅度都不看好。他说,当前棉纺厂压价、欠款现象严重,今后棉纺企业压力将越来越大,形势也将越来越困难,而12月份将要增发的关税内棉花进口配额等等都是限制棉价上涨的因素。仅对当前一些地区的棉花企业认为棉价已经到底,出现抄底行为,他建议,应该及时销售,不要囤积,不然,后市将具有很大风险。
据悉,近日山东局部地区棉价出现了回暖,这与山东的强大纺纱能力不无关系。不论当前棉价到底还是仍有下跌空间,棉价的角逐将会受到更多的意外以及可变因素影响,所以囤积不是棉花企业经营的良策。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