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纱线市场述评:原料行情主宰纱线走势
在素有“金九银十”之名的10月份,纱线市场并不理想,过多地表现为原料市场主宰纱线走势,不论是纯涤纱、纯棉纱还是人棉纱都在上游原料的作用下,“心照不宣”地先后展开不同幅度的下跌,整体成交量的萎缩加深了市场的低迷气息。第100届广交会上纺织品和服装成交量分别25.1亿美元和29亿美元,增幅12.1%和17.9%。此利好消息并未激发纱线市场的整体热情,市场疲软如故。月底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几乎以“冲刺”的速度突破7.88关口,创下7.872,为汇改以来新高,累计升值首次超过3%,给后道出口纺企带来压力。
纯棉纱:跌不复返
10月份,随着纯棉纱价格的一路下跌,下游的采购商观望心理浓重,导致纱线的库存略有积压。纯棉纱价格下跌应属必然之势,造成这种局势的首要因素当属棉花市场的疲软下滑,棉花价格的阴跌。10月份,纯棉纱下跌幅度随着时间的前行而逐渐变大,因品种不同而下跌幅度不同,60s经线下跌幅度相对较大,一个月下来共有1800元/吨的下跌;精梳纱、40s和针织用纱下跌幅度相对较缓,在500元/吨左右。
10月29日,钱清市场上32s针织用纱、40s低配棉纱和60s经纱中心报价分别为19700元/吨、19500元/吨—19600元/吨和24000元/吨,分别较月初下跌900元/吨、500元/吨—600元/吨和1800元/吨。导致纯棉纱市场不同产品价格出现不同跌幅的主要原因是,下游销售情况不一,致使需求不同,从而反作用于纯棉纱,出现了上述表现。追溯纯棉纱下跌的根本原因,上游原料——棉花价格的下跌在所难免。
虽然11月份棉花价格的走势仍是纯棉纱走向的关键所在,但是目前织厂订单逐渐增多,对棉纱产品尤其是秋冬适销产品的采购力度已经逐渐加大,销售情况呈现出良好的上升趋势,下游的需求也是纯棉纱翻身的希望所在。预计随着后市需求的增量,纯棉纱将得到一定支撑。
纯涤纱:月末趋稳
难以提升的销量与涤纶短纤的弱市,让10月份纯涤纱延续上个月的跌势继续下行。随着涤纶短纤的一路下行,月末在其趋稳中,纯涤纱止跌。10月份,纯涤纱除了50s跌幅相对较小外,其他品种跌幅在500—900元/吨间。
胜泽市场上,月末纯涤纱32s价格在14600元/吨左右,下跌幅度在900元/吨左右,幅度较上月有所加大。钱清市场上,月末纯涤纱32s价格为14800元/吨—15000元/吨,较月初下跌500元/吨—700元/吨。中旬涤纶短纤价格一度曾出现10800元/吨的报价,同时给纯涤纱带来了较大压力,致使跌幅在此时为10月份最大。后市中,纯涤纱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制约:一方面,国际油价下跌不止,仍是今后涤纶短纤走势的“隐患”。月末涤纶短纤价格出现反弹,与棉花价差已缩小到1600元/吨左右;原油价格一路下滑,接近60美元/桶,但在涤纶短纤在需求不理想的情况下销售低迷,今后价格上升的幅度也不会很大。另一方面,难有起色的销量始终制约着纯涤纱的后期走势。从市场实际需求看,短期内商家反映纯涤纱需求量仍然不大。受以上两方面影响,今后纯涤纱行情仍将低迷一段时间,在弱市中盘整为主格调。
人棉纱:稳过开跌
10月份,人棉纱在上个月平稳上涨过后表现为先稳后跌。人棉纱中旬前在纱线市场上表现为一枝独秀,此起必将导致彼伏,在纯棉纱与纯涤纱的下跌中,人棉纱难耐“寂寞”,中旬后开始松动,继而展开下跌。因产能相对过剩,月末部分棉纺厂出现了停机现象,即便如此,因下游市场需求不足,人棉纱成交量仍旧比较“稀少”;人棉纱共下跌了300元/吨左右。
胜泽市场上人棉纱30s月末价格为17500元/吨,较9月末的17900元/吨跌400元/吨。人棉纱价格下跌除了受纯棉纱与纯涤纱的相关带动外,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一、上游原料价格的牵引。上游粘胶短纤价格在经历了上个月的疯涨过后本月基本保持平稳态势,下旬受棉花价格以及下游需求不理想等因素的影响,价格略有下降,月末为14450元/吨,下跌了150元/吨。与此呼应,人棉纱上涨的脚步受到牵制。二、秋季面料需求高峰结束,织厂的实际需求下降。虽然陆续有部分人棉纱企业出现停机现象,但是总体而言,目前人棉纱产能仍相对过剩。预计在11月份里,目前的这种萎靡状态仍将持续一定时间,市场上没有太多利好消息。
11月份,纱线市场的前道原料行情都难有关键性的改变,虽然纯棉纱需求有逐渐活跃迹象,但人棉纱和纯涤纱价格难有大的改观。整体看,纱线市场转强迹象仍难寻觅。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十月织里棉布城量升价跌 日均成交324万米
- 下一篇:纱类价格暂时企稳 销量萎靡不振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