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亚洲周边国家经贸合作务实推进
“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与亚洲周边国家经贸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无论是海上丝绸之路还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都是从亚洲周边国家作为起点,中国可以继续深耕亚洲市场,挖掘合作潜能。
2016年,中国与蒙古、伊朗、东帝汶、日本、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韩国、孟加拉国、泰国、新加坡、斯里兰卡、菲律宾等亚洲周边国家对接经济发展规划,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合作,统筹贸易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产能合作、园区建设、能源、金融、区域经济一体化、人力资源等各领域发展,推动达成一批务实成果,并实现中国与亚洲周边国家双边经贸联委会机制的全覆盖。
商务部研究院亚洲所副主任袁波指出,进一步深化与亚洲周边国家的务实经贸合作、推动经贸关系稳步发展是符合中国和亚洲周边国家经济长期发展的需要。中国与亚洲周边国家经贸关系地位非常重要。在中国企业对外走出去投资、承包工程方面,亚洲周边国家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没有其他区域国家能够比拟。在利用外资方面,亚洲周边国家和地区,尤其是新加坡、日本、韩国等,是中国利用外资的主要来源地。
经贸合作前景广阔
“亚洲地区的经贸地位非常重要,发展潜力巨大。”袁波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受全球整体经济环境影响,虽然中国与亚洲周边国家的贸易总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中国与越南等东盟成员以及亚洲周边新兴经济体的贸易都呈上升趋势。”
袁波进一步告诉记者:“亚洲周边国家是中国利用外资比较大的国别区域,同时也是中国非常重要的对外投资和承包工程的市场。近年来,中国与亚洲周边国家的双向投资日益密切。”
据对外投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对东盟和南亚等国家的投资比较活跃,同时这些国家也是中国对外非常重要的工程承包市场。
“中国与亚洲周边国家进行经贸合作具备很多优势。”袁波告诉记者,“亚洲周边国家人口相对较多,新兴经济体也较多,市场大,在开展经贸合作方面机遇多、潜力大。”
不过,中亚、西亚,包括南亚在内一些国家影响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比较多。“中国与亚洲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挑战: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是贸易投资的先决条件,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中国与亚洲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二是来自于经济结构产业方面的压力挑战。目前许多亚洲周边国家对中国贸易处于逆差状态。解决贸易逆差问题,调整产业结构是关键。三是国际经贸大环境仍面临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尤其是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及贸易摩擦争端的上升也会影响到亚洲整体经济的增长和经贸合作。”袁波进一步指出。
区域协调项目推进助发展
2016年,商务部积极与亚洲周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战略对接,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中国与马来西亚两国积极推进中马“两国双园”合作;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稳步推进,推动一批具体合作项目落地实施;中老、中蒙跨境经济合作区取得新进展。同时,中国进一步加强与亚洲周边国家的沟通与协调,积极推进东亚合作、澜湄合作、中日韩自贸区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积极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遇。无论是海上丝绸之路还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都是从亚洲周边国家作为起点,中国未来可深耕亚洲市场,挖掘合作潜能。”袁波表示,推动中国与亚洲周边国家的区域一体化建设有利于为经贸合作提供制度保障,进一步推动贸易便利化、自由化,使企业成本降低,提升贸易投资水平。
如何保证中国与亚洲各国未来经贸合作更加顺畅?袁波指出,“金融的发展是一个先决因素。金融是贸易投资的基本保障,健康有序的金融环境有利于保障贸易投资的持续增长”。
此外,袁波认为,目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依旧存在,各国国内贸易自由化也有诸多不健全的地方,进一步改善区域贸易环境,为贸易投资自由化营造健康有序的环境,是提升中国与亚洲周边国家经贸合作水平的关键。
“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构建良好的制度合作框架能够充分发挥亚洲区域国家各种资源条件互补性优势,有助于政策沟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道路联通、民心相通‘五通’目标的实现。因此,各国政府也应尽快推动和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袁波进一步强调。
(责编:李金泽)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美欧经贸合作何去何从
- 下一篇:澳大利亚举办“一带一路”研讨会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