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中国倡议造福世界

  一年之计在于春。2月3日,立春之日恰逢“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倒计时100天:高峰论坛将于今年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这一中国主场外交的又一盛事将为“一带一路”建设注入更强新动力,为世界经济增长添加更多正能量。

  “一带一路”为中国所首倡,高峰论坛也是中国首次主办。从2014年中国在北京主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到2016年中国在杭州主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再到此次高峰论坛,可以说,中国的主场外交好戏连台,全球瞩目,尽管主题不尽相同,但一脉相承的是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理念和愿同世界共享发展的担当,彰显了中国在开放中分享机会和利益、实现互利共赢的决心。

  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于2013年提出,旨在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对接彼此发展战略,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而今3年多时间,已经成为各方积极参与推进的重要事业,结出了丰硕果实: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共同参与,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合作协议,经济走廊建设稳步推进,互联互通网络逐步成型,贸易投资大幅增长,重要项目合作稳步实施,亚投行、丝路基金成立为金融合作提供坚实支撑,中欧班列驰骋在广袤的亚欧大陆……可以这样说,“一带一路”倡议来自中国,但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曲”,而是各国共同参与的“交响乐”,其成果正在惠及世界,是各国共同受益的重要国际公共产品。

  当前,世界经济增长乏力,投资和贸易低迷,“逆全球化”思潮涌动,不确定因素增多。而此次高峰论坛,中国将主题设定为“加强国际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实现共赢发展”,议题总体以“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线,围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经贸合作、产业投资、能源资源、金融支撑、人文交流、生态环保和海洋合作等重要领域进行讨论。各国领导人参加的圆桌峰会是高峰论坛的重点,主要讨论两个议题:一是加强政策和发展战略对接,深化伙伴关系;二是推进互联互通务实合作,实现联动发展。显然,上述主题和议题针对当下形势和挑战,突出国际合作,突出联通,突出对接,与各方普遍关注的议程高度契合,有利于更好地凝聚共识,推进合作,也必将有助于冲散经济低迷的阴霾,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更多正能量。

  两千多年前,丝绸之路上驼铃声声、舟楫相望,各国打破藩篱,互通有无,友好交往,书写了人类历史的辉煌篇章。而今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突出务实合作、互利共赢,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了把中国发展同相关国家发展紧密结合,把各自发展战略和合作规划有机对接,扩大地区投资和内需,增加就业,减少贫困,从而带动提升地区整体发展水平。一句话,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植根于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理念,开放包容、互利共赢是其最鲜明的特色,也是其强大生命力所在。

  “‘一带一路’建设处在全面推进的关键节点,我们主办高峰论坛就是要总结过去、规划未来。”在举办高峰论坛倒计时100天之际,负责高峰论坛筹备工作的杨洁篪国务委员如是说道。此次高峰论坛是“一带一路”提出3年多来最高规格的论坛活动,是今年我国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对共商合作大计,共建合作平台,共享合作成果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必将为解决当前世界和区域经济面临的问题寻找方案,为实现联动式发展注入新能量,让“一带一路”建设更好造福各国人民。(南方网罗建华)

 

(责编:李金泽)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