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速下降 印度现隐忧
作者: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28日
印度中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印度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7.1%,低于此前7.7%的增长预期,更低于一季度7.9%的经济增长水平。虽然这一数据让人略感失望,但印度目前仍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不过,仅凭数据上的优势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
下降很“正常”
“当前印度经济增速与其他国家相比已经很高了,有所下降并不奇怪。”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李天国看来,印度目前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经济增速在高峰值之后回落是正常现象。
事实上,印度经济增速是否真的有其表现得那么“亮眼”也饱受质疑。其中,被经济学家们质疑最多的就是其掺了水分的统计方法。
印度中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印度今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7.9%,创下了自2012财年采用新GDP统计方法以来的最高纪录。但李天国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如果按照原先的计算方法,印经济增长速度不会这么快。新算法是将市场价格而非要素价格作为衡量GDP增长的基准,除去三大产业的增加值外,产品税和生产补贴都将计入GDP中,这直接导致印度GDP数值大幅上调。
凯投宏观经济学家沙阿预计,印度实际GDP增速要比公布的数据低,印度GDP的实际增速应该在5.5%或者6%左右。
即使有水分,印度经济依然有所下降,这不得不说明其经济上的“硬伤”仍然存在。面临持续放缓的国内和国外需求,截止到6月,印度出口已连续第18个月出现同比下降。
从数据上来看,对印度二季度GDP贡献较大的是政府开支,同比上涨18.8%,其次是私人支出,同比上涨6.7%。但是占GDP整体三成、作为政府与民企设备投资合计的固定资本总值却下降了3.1%,与第一季度下降的2%相比进一步恶化。
不止如此。目前,印度民间投资增速减缓,坏账和偏高的贷款利率困扰着银行业者和企业,在实体经济方面也鲜有经济明显复苏迹象。随着国际油价持续在低位徘徊,通胀压力加剧,印度的私人消费增长也面临着极大的考验。
李天国分析指出,去年印度数度降低基准利率提升了国内消费水平的同时,也导致印度部分产业受到了负面影响,失业问题加剧,通货膨胀率升高。
李天国强调,要想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印度需要有坚实的制造业作为基础。
事实上,印度制造业设备开工率很低,据民间调查机构印度经济监控中心(CMIE)统计,印度制造业整体设备开工率仅为73%,至少连续5年下降;设备投资萎缩,增长率为5个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由于产能过剩和银行惜贷,民营企业投资呈现增长乏力态势。
改革阻力大
除了数据堪忧以外,印度总理莫迪的改革之路依然任重而道远。
新加坡大华银行环球经济与市场研究部陈达德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印度投资环境并不好。尽管莫迪出台了一些政策,也承诺会出台不少涉及投资领域的政策,但从实际操作来看,没有细节,并且对外商并不“友好”。“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印度超市是保护当地品牌的,外国品牌无法或者说极难进入印度市场,即便是沃尔玛这样的国际连锁超市也是如此。”
近期,印度上下议院一致通过的商品服务税法(GST)宪法修正案能否顺利推行也令人担忧。印度大选临近,市场担心莫迪改革的步伐因此骤然停止。
中山大学亚太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导师黄迎虹也指出,对于法案而言,最大的阻力是如何确定税率,哪些税种税率应该高、哪些应该低、中央和地方又该如何各自确定税率,以及在实践中如何进行过渡和组织等。这些都需要时间和反复的实践,所以挑战和困难仍然是有的。
此外,目前印度在推进劳动力市场自由化、优化印度土地所有权体制方面都面临许多难题。黄迎虹指出,印度仍受到征地困难导致诸多项目难以开展、迫切的环境保护问题、区域地方大党和部分社会组织对经济增长的不同认识等问题的困扰,加之财政压力较大,财政赤字仍占GDP总量的2.8%、债务支出仍占联邦政府接近一半的财政支出等困难,莫迪及其执政团队改革的压力依然较大。
要成为制造业大国,除了外部引进的资金和技术,土地、劳动力和基础设施都是必不可少的要素。李天国指出,对于印度而言,改变滞后的基础设施环境是需要解决的首要任务,但目前情况并没有太多好转。而有数据指出,要改善印度的基础设施仍然需要花费数十年。
(责任编辑:张蕾)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亚行小幅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 下一篇:中国已和30多个国家签署共建“一带一路…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