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合作时报网 >> 中国合作经济新闻网>> 行业频道>> 畜产品>>正文内容

山东汶上县试种千亩苜蓿获成功

  “以前买苜蓿不知道去哪里买,只能靠进口,今天才知道,这里竟然有1000多亩苜蓿,并且还长得这么好。”近日,山东省济宁市幸福牧业有限公司经理乔炳志参观汶上县杨店镇老孟农场的苜蓿种植基地时,有些惊奇。

  当天,和乔炳志一起参观的有200多人。他们都是来参加山东省农科院和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联合举办的粮改饲技术培训暨现场观摩会的代表。“传统的粮区能种出这么好的苜蓿,不容易。”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王明利说。

  主要指标均高于国家一级草标准

  “4月底收割的第一茬苜蓿,已经拿到了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济南)的报告。”山东省农科院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草业学科带头人盛亦兵喜滋滋地说,“蛋白含量达到了21%,粗纤维含量32.8%。这质量远远高于国家一级草标准。”

  老孟农场前两年流转土地2000多亩,大多种粮食,效益不乐观。农场负责人孟建到处取经,上北京、下广州……功夫不负有心人,孟建联系上了盛亦兵。两人一拍即合,在去年秋收后,走上了粮改饲之路;种上了“牧草之王”——苜蓿,并且是山东省农科院多年选育出的适合当地水土条件的品种——鲁苜1号和鲁苜18。

  盛亦兵多年来一直研究牧草。作为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东营综合试验站的站长,他的科研团队为黄河三角洲地区苜蓿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技术支撑。可是,在粮田里种苜蓿,盛亦兵心里多少有些惴惴不安:鲁西南土地成本高,无种植基础,能把苜蓿种好吗?

  整地、播种、除草、施肥,购买大型拖拉机、收割机、搂草机,在盛亦兵的指导下,孟建带领农场工作人员精心管理,迎来了第一茬苜蓿的收割。

  “苜蓿的质量报告,给了我一个肯定答案。”盛亦兵说,“农区只要克服了机械、观念、管理的难关,一样能种好苜蓿,并且比较效益也不错。”

  进口苜蓿比进口粮食价高

  “去年全年,我国进口小麦到港均价299美元/吨,进口玉米到港均价243美元/吨,而进口苜蓿全年到港均价336美元/吨(干草,一级草)。”山东省畜牧站副站长翟桂玉表示:苜蓿价格比小麦、玉米还贵,这是山东粮改饲的原因和动力之一。

  据了解,乔炳志所在的幸福牧业有限公司,进口苜蓿运到养殖场,每公斤价格超3元,也就是3000多元/吨。在鲜奶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给养殖企业带来不小压力。“我们场现在都不给牛喂苜蓿了,买不起。”汶上当地的一家牧业公司负责人无奈地说。

  那么,现在国产苜蓿什么价呢?

  “我们的苜蓿还没收割,青岛的一家马场就订了10吨。”孟建说,“我们这是第一茬苜蓿,销售的价格是1800元/吨。”另据了解,进口苜蓿到港价格去年最高时曾达到3200元/吨,今年以来持续下降,现在2400元/吨左右。

  汶上计划三年发展苜蓿上万亩

  “老孟农场种植苜蓿的成功,给了我们很大信心!”汶上县畜牧局局长邱传峰说:“我们打算依托省农科院的技术和品种,鼓励大型养殖企业、家庭农场发展规模种植,3年发展苜蓿万亩以上。”

  做出这样的规划,汶上县有自己的优势和资本。该县毗邻梁山、嘉祥等草食动物养殖大县,辖区内拥有现代牧场、汇鑫牧业、荣鑫肉牛等草食动物养殖企业,总存栏量2万多头,每年至少能吃掉3万亩的苜蓿。现在这些企业用的苜蓿,有的依靠进口,有的从宁夏、甘肃等地调入。本地苜蓿发展起来后,至少能帮这些养殖企业把饲料成本降低20%。

  “希望我们周边苜蓿种得越多越好。”乔炳志说,只要质量过关,苜蓿能从家门口买到,价格又低,那对养殖企业来说,真是一件大好事。

  (责任编辑:高徽)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