虢建中:实现“沼-蔬-渔”循环种养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花园生态养殖基地负责人、湖南省科技示范户虢建中于2008年在当地黄花园组流转了一块36亩的荒地,按照年产生猪10000头的规模,投资500万元,建设养猪栏舍8栋,建筑面积5300平方米,并命名为花园生态养殖基地。
“生猪养殖,真正要做大做强,必须要上规模,树品牌,走标准化发展道路。”虢建中认为。于是,他组织该村10户中小规模生猪养殖专业户,按养殖小区技术规范要求改进建设猪舍,以当地长大杂和土杂猪为主饲养商品猪,2015年实现生猪饲养产值1600万元以上,年利润600万元以上。”
为了有效利用资源,解决生猪养殖粪污处理难题,虢建中认识到了种养对接和循环发展的重要。2013年年底,虢建中到靖港镇复胜村统一流转土地480亩,种植蔬菜300多亩,生态养殖水面150多亩,搞起了循环种养。
为了提高蔬菜基地的风险应对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虢建中在基地的建设上加大投入,建成钢架大棚20800平方米,种植时令蔬菜;为了解决蔬菜种植的技术问题,虢建中到湖南益阳等地请来专业菜农4户,在当地招收农户15人,采取统一供种,统一提供农资农肥,统一检测入市的“三统一”模式,推行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水肥一体化管理,按照“责任到人,风险共担”的运作办法进行经营,年产蔬菜240吨,产值260万元以上,同时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10%以上。
“到虢老板这里来种菜,地价便宜,肥料都是有机肥,成本不高,我们全家在这里种菜,除去生活费用,每年纯收入在12万元以上,比到其他地方打工强多了。”从益阳请来的菜农老刘说。
“现在,通过种养对接和循环发展,我这个基地生猪养殖小区的粪污处理问题全部得到解决,发酵后的猪粪养鱼种菜,老旧菜叶养猪也可以喂鱼,没有一点浪费的,而且生态无污染。这些都是种养循环的好处啊!”虢建中说:“下一步,我将按照生态种养和循环发展的要求,在加工环节多想办法,把产品的加工做上来,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生产效益;同时要谋划基地的转型升级,引入生态养殖和农耕文化理念,将我们花园养殖基地打造成为一个休闲生态农庄。”
(责任编辑:高徽)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种养结合助力生态农业发展
- 下一篇:今年猪价暴涨的可能性不大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